2023-09-22 15:43:52
9月20日,以“科技赋能智慧未来 创新推动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京台科技论坛之“人才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关村人才协会主办,与会专家围绕“高精尖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论坛发布的《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3)》显示,2021年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30.1%;2021年北京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占比较2014年提升86.26%。《报告》从产业基础、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效率提升、低碳绿色、开放发展六个维度构建综合指数。研究发现:2021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指数为0.7716,比2014年增长了265.81%。
《报告》指出,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呈现六大特征:一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科技金融为北京高精尖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特色优势产业突出,软件、电子通信设备产值占比和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产值占比的贡献度均显著增加;三是专利密集人才聚集,2021年北京高技术产业每万人拥有专利数达532.46件,相比2014年提高68.61%;四是财务效率明显改善,2021年北京高精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已达9.02,带动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五是碳排放强度波动下降,2014~2021年下降幅度为24.16%,高精尖技术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六是北京市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逐步上升,高端制造业出口不断升级。
报告发布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贾品荣表示,北京走出了一条以高精尖产业为引领的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之路,折射出北京加快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成果。“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将加速推进,这将给高精尖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贾品荣说。(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