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22:51:31
“以前农闲时候只能在家闲着,现在好了,村里有活干,一天能挣一百多块,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在山东聊城市高唐县清平镇一处村道整治现场,脱贫户于富强一边熟练地砌筑路沿石,一边笑着说道。他口中的“活”,正是高唐县大力推进的以工代赈项目之一。
近年来,高唐县把以工代赈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条“赈济+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8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80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810人,发放劳务报酬798万元,人均增收近万元。
据高唐县发改局项目负责人郭起勇介绍,县里组织多场培训会,带着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走出去”,把外地的好经验“带回来”。高唐县在项目谋划上下足“绣花功夫”,建立“群众提需求、村委报项目、镇街统筹、县级审核”的机制,优先选择群众急需、受益面广的“小而美”项目。
“我们不是‘撒胡椒面’,而是精准滴灌。”高唐县以工代赈专班工作人员、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伟介绍,县里为1.7万多名低收入群众建立动态数据库,摸清他们的年龄、技能和务工意愿,确保项目与群众“双向奔赴”。
“以前没干过砌砖,现在跟着老师傅学,我也能上手了。”在杨屯镇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现场,村民田光生边抹灰边感慨。项目开工前,县里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岗前培训,确保务工群众“学得会、干得了、挣得稳”。
为确保劳务报酬及时发放,高唐县强化资金刚性约束。严格落实“三本台账”管理和银行卡发放制度,杜绝拖欠克扣。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以工代赈资金专款专用,对资金的拨付、使用、报账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高唐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工代赈工作专班,统筹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16个部门力量,形成“一盘棋”推进格局。县里明确将带动就业、发放报酬、技能培训等纳入项目验收核心指标,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一个项目都暖在群众心里。
“以工代赈不仅解决了群众眼前的就业问题,更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高唐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梁彬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以工代赈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端稳“饭碗”、走上“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