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鄄城:特色种植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王金虎 2025-11-28 22:51:47

“这种山农酥梨,一个就有3斤多重,每斤售价能达到5元钱。我们从2021年开始种植,今年梨园进入了盛果期,亩产能超过5000斤。”近日,在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引马镇心意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卫成正带着工人采摘酥梨。

从2021年成立合作社,张卫成带着成员不断发展,目前合作社已有50亩梨园、33个蔬菜大棚、200多亩露天蔬菜基地。“我们种植了菠菜、毛豆,在大棚种植了西红柿、白菜、黄瓜,产量都不低,但利润最好的还是山农酥梨,我想着下一步扩大酥梨的种植规模。”张卫成说。

近年来,鄄城县依托县域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富民,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已逐步发展形成了引马镇的山农酥梨、彭楼镇的猕猴桃、什集镇的葡萄、旧城镇的黄桃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产品,着力将传统经济农业打造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在彭楼镇后杜庄村的猕猴桃种植园里,长长的队伍排出去将近一里地。队伍前头,种植园负责人杜庆爱正在忙着打包猕猴桃,忙得不可开交。“前几天侄女拍了条视频发到了抖音上,一下子火了起来,慕名而来的人在三天内就买掉了15000多斤猕猴桃。”杜庆爱介绍,猕猴桃种植园占地十亩,今年的总产量在30000斤以上。

为了增加猕猴桃的甜度,杜庆爱在浇水过程中,为每亩地加入了30升啤酒和50斤红糖。技术成熟后,杜庆爱想着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加上今年抖音销售带来的红利,他打算扩大种植规模。“明年争取把果园扩大到100亩以上,并且通过嫁接等方式,将猕猴桃改良成‘全红’品种。新品种的猕猴桃不仅在外形上更具特色,也会更加香甜,维生素等含量都会有所提升。”杜庆爱说。

在什集镇李楼村,种植户李超正带着工人在为葡萄藤施肥、剪枝。自2014年开园种植以来,李超不断优化品种,现已拥有占地60多亩的葡萄种植大棚,种植4个特色葡萄品种。“依托大棚的温控优势,我们的葡萄比露天种植早一个月上市,精准错开葡萄扎堆上市的旺季。”李超介绍,今年葡萄园营业额超过了50万元,还为周边3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当前,葡萄园正进入秋冬管理关键期,工人们忙着施肥、剪枝,同时清理园内枯枝落叶、病果和杂草,全力降低病虫源基数,保障葡萄树安全越冬、来年长势良好。

近年来,鄄城县特色种植农业发展成果显著,全县拥有注册在营的家庭农场、农场、生态农场、采摘园共计1198家,进一步丰富了县域农业经营模式,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