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05:29:08
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体书传播约5000部,电子书传播近13万部……从早期单部作品引发阅读热潮,到如今实现动画、短剧、“IP(知识产权)+文旅”等多终端开发。在AI(人工智能)助力下,中国网络文学正重塑创作、传播全链条,在全球文化消费市场掀起新一轮“中国故事热”。
内容创作并非出海终点,IP开发蕴含的商业价值才是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巨大潜力所在。转化过程中也面临不少挑战:翻译质量待提升、版权压力突出、海外竞争加剧等。文化出海是工业化生产、全球化视野与生态化运营的综合产物。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培育可持续的出海生态刻不容缓。
巩固IP源头,构建全球化精品内容生态。优化出海作品结构,在坚持文化主体性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前提下,突破玄幻、武侠、科幻等题材局限,从现实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作品的深度;完善翻译支撑体系,保证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相关国际维权机制,共同打击侵权行为。
加速生态出海,推动中国IP全产业链协同。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一方面需要高效的付费阅读机制、作者与读者的即时互动、基于大数据的内容推荐以及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创作模式;另一方面还需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多方协同的出海生态,形成内容、技术、渠道协同发展的出海合力。
深化国际合作,升级全球本土化共创模式。网文出海的真正价值在于让全球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要推动网络文学从全球化传播向在地化共创发展,做到全球阅读、全球创作、全球开发。同时,要完善运营机制,推动平台在海外本土化发展,助力中国网络文学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作者:柳 洁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