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 18:14:12
初冬的索非亚,文化与友谊的交汇让城市愈加温暖。11月24日,“丝路心相通”——中保民间友好交流活动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共同主办,近300名来自双方政府、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十周年。
文化艺术、青年交流、创意科技、地方合作等成果在活动中集中呈现,展现出两国民间交往蓬勃生动的时代画卷。
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戴庆利在讲话中回顾了中保建交76年来的深厚友谊。她指出,近年来两国在农业、信息通信、汽车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持续升级,为双边关系注入源源动能。未来,中国愿同保方一道,将传统友好持续转化为更多务实成果,进一步提升两国人民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保加利亚副总理阿塔纳斯·扎菲罗夫在致辞中强调,保加利亚一直是连接不同地区、文化和经济空间的桥梁。基于透明、对话和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将塑造保加利亚和中国未来合作的蓝图。自2015年双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合作基础不断夯实,成果持续涌现,希望在既有成就基础上进一步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让民心相通成为双边关系更加坚实的支撑。
活动现场形式多元、内容丰富。“我眼中的保加利亚”中国青少年绘画展生动呈现了中国孩子眼中多姿多彩的保加利亚社会与自然景观;“世界摄影家眼中的中东欧”展览则以国际视角展现区域历史、人文与城市风貌。书画、音乐、华服展示、非遗体验等环节吸引大批保加利亚市民驻足,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
来自四川成都的新津绳编非遗传承人杨文艺向记者分享道,在介绍象征吉祥的中国“祥云”文化时,当地民众表现出极大兴趣。“很多人把我们制作的小型‘祥云’挂饰戴在项链上,或带回家送给朋友。还有观众专程返回展区,希望再领取一个。”他说,保加利亚民众对中国非遗的真诚喜爱让他倍感温暖。
不少当地参观者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感。索非亚市民阿森诺夫表示,中国孩子描绘的保加利亚让他“既熟悉又新鲜”,“他们看到的保加利亚多了一层童真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城市”。也有观众称,非遗展示让人“仿佛穿越到东方的手工世界”,并惊叹“中国文化的细腻与浪漫”。
除了传统文化,“AI创意互动”成为活动的一大创新亮点。来自浙江温州高温青年联合会的团队带来了融合中保文化元素的AI生成图像作品,内容涵盖熊猫、保加利亚玫瑰、里拉七湖景观、巴尔干民俗舞蹈等元素,受到当地参观者的高度关注。团队代表林维维介绍,此次展出的400余张作品经由网络征集完成,创作者通过AI技术将两国文化元素巧妙结合,“我们希望以新的艺术语言呈现文化交汇,也借此向当地民众介绍AI创作的原理和趣味。”团队此行还将前往当地学校举办AI分享课,“虽然保加利亚公众接触AI创作还不算普遍,但很多人都期待在新时代的技术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来自中国成都的新津绳编非遗项目引起保加利亚当地民众极大兴趣。本报记者 蔡 淳摄
值得关注的是,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的,还有地方与商业层面的互动。来自四川阿坝的茶企代表蒋维明告诉记者,他将与保加利亚某连锁超市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大土司黑茶”引入当地40余家门店。蒋维明介绍,巴尔干地区以肉类、土豆为主的饮食习惯与阿坝地区颇为相似,因此黑茶“去腻、暖胃”的特点深受当地消费者认可。“很多保加利亚朋友一喝就喜欢。”他说,希望以茶为媒,让彼此的生活方式更加亲近,让交流更接地气、更具温度。在他看来,保加利亚人的热情、朴实与阿坝人有着相似的气质,也让他对未来在文化与商业领域的合作充满信心。(经济日报驻索非亚记者 蔡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