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州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曹松 2025-11-27 13:39:24

11月26日,在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山专场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赵国良表示,文山州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十四五”前4年,文山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2%,2024年达1302.9亿元;产业投资提高30个百分点。全州实现省级产业园区全覆盖,7个园区以0.15%的州域面积贡献了超三成的税收、超五成的工业投资和近八成的规上工业总产值。

据介绍,文山州建成绿色铝产能343万吨,成为“北铝南移”标志区,预计今年产值增长20%,将突破千亿元大关。去年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45万亩,综合产值达413.2亿元,今年预计增长10.5%左右。“1+4+N”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重点农业产业综合产值达1759.4亿元。通过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三七之乡·康养文山”和“旅居云南·好在文山”旅游旅居品牌,广南六郎城、丘北普者黑入选首批“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试点。去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541.4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38.3%、47.6%。

文山州主动服务和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文山至蒙自铁路开工建设,文山至靖西铁路加快推进,富宁港明年年底将与平陆运河同步建成,铁、公、水、航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承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更加显现。持续完善天保、都龙、田蓬3个口岸,形成“金色榴莲+银色铝品”的“金银组合”。今年前3季度,全州外贸进出口29.6亿元、口岸货值突破51.1亿元,分别增长37.1%、111.8%。

“2024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475元,比2020年增长37.3%。今年前3季度收入为12336元,同比增长6.1%。”赵国良介绍,“十四五”以来,文山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要务,将促农增收和基层治理作为乡村工作的两件大事抓,认真落实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等三年行动,农民收入呈持续稳步增长势头。

做强产业促增收。文山州聚焦稳住粮、保住烟、巩固畜、提升林、优化经、突破药、融合旅,加快构建“1+4+N”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和辣椒、油茶、八角、蒜头果等特色产业量、质、效均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累计培育龙头企业552家,带动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的新型经营主体达1369个,覆盖13.75万户,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比从2020年的1.14:1到2024年的2.2:1。

拓宽就业促增收。文山州每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超10万人次,“十四五”期间年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以上。今年以来,文山州推出促进群众就业创业十件实事,在边境地区启动实施“两增长三提升”三年行动,让边境更多群众能在家门口就业就学就医,实现挣钱、顾家、守边“三不误”。

深化农村改革促增收。文山州进一步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探索建立“村级共建理事会”等机制,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探索资产租赁、资源开发、股份合作等模式,激活土地、山林等资源价值,增加群众财产净收入。2024年底,全州1016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91亿元,较2021年增长85.43%。

建设美丽乡村促增收。文山州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绿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旅居,建成了42个边境幸福村、52个省级绿美乡镇、105个绿美村庄,丘北仙人洞村、广南六郎城村、马关龙树脚村等一批村寨成为旅游村、旅居村、致富村,逐步实现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蝶变。

守牢底线促增收。文山州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现动态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赵国良表示,文山州将深入推进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切实回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五问”,巩固成果,防止反弹,让农民收入更加稳定、生活更加美好。

文山州结合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具有文山特色的旅居发展之路。文山州副州长刘䶮介绍,2021年至2022年,文山州依托北回归线“黄金十字带”优势资源,筑牢旅居发展根基。政府层面,强化规划引领,把旅游元素融入专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实现自然村路网、水网、互联网全覆盖;出台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打造A级旅游景区15个。市场层面,引导主体聚焦喀斯特山水、民族医药等优势,普者黑景区吸引“新村民”投资建设特色民宿,广南六郎城创新“石斛+康养+旅游”模式,打造万米观光长廊,为旅居品牌化发展奠定基础。群众层面,鼓励群众盘活闲置农房、林地等资源,发展特色民宿、非遗工坊等业态。2023年、2024年,文山州强化品牌塑造、业态创新、项目攻坚,推动旅居产业全面发展。加快孵化特色文旅产品,建成高品质酒店7家、半山酒店4家、国家等级旅游民宿15家,创建A级景区达64家、绿美景区57个。培育“六郎城·仙草秘境”品牌,建成集种植、加工、观光、疗愈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旅居项目;擦亮普者黑“看见生活原来的样子”、坝美“世外桃源”等经典IP,推动生态资源持续向旅居品牌转化。业态创新方面,文山州在省级八大业态基础上叠加森林、农垦等五大特色业态,形成“8+5”旅居体系,建成30个旅居村(点),砚山康养中心打造“医疗+康养+旅居”模式,西畴香坪山建成森林康养睡眠中心,丘北普者黑依托15平方公里湿地资源,发展露营、垂钓等业态。

刘䶮表示,文山旅居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关键期,将紧扣省委、省政府部署,具象化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三七之乡·康养文山”和“旅居云南·好在文山”旅游旅居品牌,让更多游客走进文山、旅居文山,感受文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