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将在粤港澳三地同步举办

郑杨 2025-11-27 13:39:43

记者从11月26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定于12月6日至8日在粤港澳三地同步举办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论坛将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本届论坛以“智创湾区 产研共融”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及特色活动等。其中,开幕式和主论坛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召开,邀请图灵奖得主、国内外知名院士、龙头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主旨演讲。同时,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阳江、惠州等地将举办多场分论坛与特色活动,聚焦关键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驱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

“大湾区科学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受到科技界广泛的关注。”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郭亦乐介绍,本届论坛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突出前瞻性科技创新引领,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等前沿话题和“卡脖子”领域,展开一系列前瞻性探索;二是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将举办能源体系建设、海洋科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分论坛;三是突出高水平开放合作,举办“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全球技术经理人大会”“中韩氢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合作交流会”等活动,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国际开放合作良性互动。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介绍,在粤港澳协同创新方面,广东依托粤港、粤澳科技创新合作专责小组工作机制,深化三地在要素、平台、项目、人才对接融合,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聚焦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物流通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推动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拨付至港澳,累计超6亿元。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湾区内地9市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全面落地实施,极大增强人才吸引力。同时,持续打造大湾区科学论坛等高端品牌,支持河套、南沙建设国际科技组织集聚区,打造开放创新生态。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任海介绍,中国科学院一直把参与大湾区科学论坛作为其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中国科学院将发布在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报告,并继续举办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对接会重点围绕广东省产业所需和中国科学院所能,在人工智能及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海洋牧场、生物医药、大科学装置和“百千万工程”等7个领域,邀请中国科学院下属33个研究所,共计123个重点项目参加对接会。

据了解,大湾区科学论坛的承办地广州南沙,当前正高标准建设南沙科学城,联合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南沙区区长岳阳介绍,近年来,南沙致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港科大(广州)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96人次入选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孵化170余个师生项目、80余个初创企业。国家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服务港澳超算累计达3亿机时服务数。启动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建设,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入驻41个企业(项目),为大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提供丰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