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虚弱难以消受“猛药”

陈益彤 2025-11-27 10:16:55

日本经济.jpg

日本政府于11月21日批准了总额达21.3万亿日元(约合1354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美加征关税举措影响不断显现、国内经济重回衰退、政府债务高企、民众生活成本飙升、家庭消费乏力的背景下,这剂“虎狼之药”不仅难以治本,反而可能让日本本已虚弱的经济遭受“毒害”。

经济重回负增长

自新首相高市早苗就任以来,日本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下行压力不断加剧。

日本内阁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今年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8%,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分析认为,这一数据是美国加征关税冲击的直接反映,日本出口产业尤其是汽车业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日本内阁府的中期经济报告指出,鉴于美国加征关税举措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发酵,日本政府把2025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2%下调至0.7%。

物价涨幅持续扩大,打击国内消费。日本总务省11月2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0月,日本剔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0%至112.1,连续50个月同比上升,物价涨幅继续扩大。其中,大米类价格同比上涨40.2%,大米制品如饭团、寿司价格维持高位。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巧克力上涨36.9%,咖啡豆飙升53.4%。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指出,日元贬值正成为推高消费者物价水平的重要原因,进口物价上升正逐步向国内零售端传导,还有必要留意物价上涨影响通胀预期走势以及基础性物价涨幅的可能性。

资本市场也直观反映出日本当前面临的困境。一个时期以来,市场对日本财政恶化的担忧急剧升温,加之日本央行加息前景不明朗,引发市场持续抛售日元。与自民党总裁选举前1美元兑换147日元相比,日元目前已贬值约10日元。11月20日,日元对美元一度跌至157.5日元至157.9日元区间,为10个月来最低水准。与此同时,长期国债也遭遇集中抛售,收益率屡破新高。11月18日,新发行2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2.810%,创26年来新高;而10年期收益率也在20日触及1.8%左右,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股市方面,截至11月19日,东京股市主要指数一度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而日经225指数在21日开盘后迅速跌破49000点。

刺激政策难见效

为解决当前日本面临的经济困境,日本政府日前召开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其中17.7万亿日元通过补充预算安排,2.7万亿日元来自减税。支出划分为11.7万亿日元的“生活安全保障与物价对策”、7.2万亿日元的“危机管理与成长投资”以及1.7万亿日元的“强化防卫与外交”,内容涵盖汽油和柴油税下调、扩大能源补贴、向未满18岁儿童发放2万日元补贴及提高所得税起征点等。

经济界普遍认为,高市早苗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将引发市场对日本财政状况和信用情况的担忧,不仅难以实现预期效果,还可能进一步伤害日本经济。

为推行刺激政策,高市早苗政府日前在国会宣布,日本政府将放弃实现年度财政盈余的目标。财政盈余是衡量国家财政状况稳健的重要标志,日本媒体评论称,这标志着政府政策的重大转变。据统计,在疫情前,日本政府补充预算规模为2万亿日元至3万亿日元,但在疫情后,补充预算规模超10万亿日元已成常态,尤其是此次高市早苗政府的补充预算规模更是达到17.7万亿日元。为确保财源,日本政府只能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但目前日本债务规模已达经济总量2倍以上,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最高水平。

高市早苗大规模经济措施所谓的“初衷”是解决物价高涨的困境,但从实际效果看,反而可能加剧通胀。在日本需要加大国债发行力度筹集资金的背景下,如果日本央行推行加息政策,将增加日本政府的还债压力,因而普遍认为高市早苗政府对日本央行加息持负面态度。但宽松货币政策持续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日元贬值,从而导致进口价格上涨,最终转嫁至国内商品。有分析认为,高市早苗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对高物价的遏制效果不但可能被抵消,还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可以说,高市早苗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在日本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已进入“死循环”。

有日本政治界人士指出,日本在没有可靠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还可能导致“特拉斯冲击”重演。2022年9月,英国前首相特拉斯在财政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宣布了大规模减税计划,导致英镑、政府债券和股票价格暴跌,特拉斯本人也黯然下台。如果日本效法此举,引发“高市冲击”也未可知。

高市早苗自称其财政政策“积极”且“负责”,但多家日媒和多名日本经济学人士指出,其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从效果看难言“积极”,从对日本政府财政状况和信用水平的影响看,更难说“负责”。有日本媒体甚至直接发表社论,呼吁高市早苗撤回其“不负责任”的财政目标。(经济日报驻东京记者 陈益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