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关键金属企业“小散乱”

李晓敏 2025-11-27 06:59:12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广西通过实施矿业权整合和“小散乱”企业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等组合拳,推动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富集区面临资源开发深度不足、产业附加值不高、环保压力大、储量逼近警戒线等问题,如何让有色金属尤其是关键金属体现关键价值、发挥关键作用成为现实问题。

所谓关键金属,是指国际上基于国际政治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新概念。具体来讲,主要是指高端制造、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高技术产业必需且安全供应风险突出,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保障供应的金属,例如锡、锑、铟、锗等。推动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整治与整合并进,以整治促整合,以整合强整治。筑牢生态基底,从严开展专项行动,分阶段推进涉重金属污染排查整治与生态修复。通过以资源整合优化供给体系的方式,大力整治“小散乱”,严格执行“一矿区一主体”原则,全面推动矿业权整合与绿色矿山建设,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还应通过创新运转体制机制、构建关键金属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体系、搭建关键金属管控机制等方面的“围栏筑坝”“稳基强本”。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建立行业准入引导机制,制定关键金属行业规范条件,通过明确行业冶炼项目、精深加工项目的产能规模、工艺装备、产品标准、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改能效基准水平等规范要求,严格准入标准。加快构建关键金属产品严密管控机制,建立重点产品收储制度,有效提升关键金属资源控权、控出、控价能力。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关键金属场景应用开发,探索“人工智能+”工业信息安全和管控、工厂数据资源管理、研产供销服深度集成等新模式,大力推广智能排产调度、人机协同作业、先进过程控制等应用场景。

此外,要坚持协同与开放并行。坚持资源协同、技术协同、市场协同发展路径,建立广西、云南、贵州、甘肃、湖南等关键金属资源富集区的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飞地园区、供应链协同等方式,深化技术合作,进一步拓展稳定可靠的矿产资源供应渠道。(作者:李晓敏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