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6 14:22:12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电解液均价已达54250元/吨,而今年年初价格约为19400元/吨;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涨势更为迅猛,从7月份约49300元/吨的低点飙升至11月25日的160500元/吨(均价)。在价格飙升的同时,头部电解液企业订单火爆,批量斩获长协大单,其中部分企业订单更是排至2028年。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解液行业量价齐升格局的形成,核心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双轮驱动下的需求爆发,叠加供给端核心材料扩产滞后、行业集中度提升后的有效供给收缩,多重因素共同催生了行业历史性机遇。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产能布局与战略合作多维发力,在把握机遇的同时积极应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
11月份以来,电解液行业持续复苏,头部企业大额长协订单密集落地。例如,作为电解液龙头企业,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1月6日分别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订单,两份重大订单的电解液产品总需求量高达159.5万吨,供货周期均覆盖2026年至2028年。11月10日,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新源”)与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新材”)签署《战略合作暨原材料供货协议》,自2026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止,昆仑新材向海科新源购买电解液溶剂预计59.62万吨,锁定长期供应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优化与需求端爆发式增长,是推动电解液行业量价齐升的核心力量。”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数年电解液行业持续低迷,缺乏成本控制能力与核心技术的中小厂商加速退出,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而头部企业基于行业周期判断,此前产能投放趋于审慎,未盲目扩产,导致行业有效供给持续收缩,难以匹配当下激增的市场需求。”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仍将是电解液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催生出对“高倍率、轻量化、长循环”电解液的定制化需求。
近一个月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电解液产业链企业的价格调整计划、成本管控成效及产能布局规划受到广泛关注,相关提问已超150条。
例如,海科新源11月25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最近签署的两个长协单有效期为3年,实际采购数量、产品规格及价格将以双方后续签署的具体订单为准。且价格将根据市场供需、原材料成本及行业竞争环境等因素动态协商确定。公司会积极通过技术改造、研发升级等方式,确保稳定的供应能力,为客户与股东创造长期回报。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通过投资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石磊氟材料”)完成对六氟磷酸锂的布局。“石磊氟材料现有六氟磷酸锂产能为2.4万吨/年,当前我公司六氟磷酸锂整体自供比例为50%至70%,这一体量能够较好地满足公司现阶段电解液生产的主要需求,剩余部分通过与长期合作伙伴采购补充,既保障了供应链稳定性,也实现了成本优化,便于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电解液市场需求激增的机遇下,头部企业需多维发力:产能端锚定供需缺口,通过新建基地、技改扩产优化布局,保障长协交付并放大规模成本优势;技术端深耕高端配方研发,深化产学研协同,攻克核心材料自供难题,筑牢技术壁垒;市场端绑定下游龙头,以多元合作巩固存量,加速海外布局抢抓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