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6 12:14:34
聚焦基层理论宣讲“谁来讲、怎么讲、在哪讲”的现实难题,来自上海和新疆喀什地区十二个县市的宣讲骨干日前齐聚云端,通过一场跨越山河的集体备课,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东西部青年心中“同频共振”。
两地宣讲员同步聆听了上海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邢云文院长的专题辅导。这正是“沪喀青年宣讲联盟”首次以视频联动形式开展集体备课,也是宝山探索跨区域理论传播的一次生动实践。
在宣讲联盟高校专家看来,这种从“理论灌输”到“价值共鸣”的转变,正是增强理论宣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的关键。通过分众化宣讲与情感化叙事,“身边故事”也能阐释深刻道理。
来自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吴懿欣是上海第七批援疆干部子女。暑期宣讲时,她向叶城洛克乡的小伙伴们“揭秘”——叶城并不是“远方”,而是她童年的一部分。她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串联起这片土地上的种种变化,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宣讲结束之后的交流让她更加确认,理论表达要入脑入心,须从“文本话语”转变为“生活语言”。
宣讲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润疆工作要从表层传播升华为深层认同,必须构建融合历史认知、现实体验与情感共鸣的多维价值认同体系,为此,宣讲团深入挖掘叶尔羌河流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脉,借助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实证支撑,让边疆群众在历史的回望中真切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根基,从而在认知与情感的双重维度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从“同步备课”到“体系共建”,上海宝山围绕基层理论宣讲“谁来讲、怎么讲、在哪讲”等现实问题,探索形成“三全六讲”模式,并不断拓展跨区域协作机制。此次实时视频联动,让优质宣讲资源跨越山海,实现共享。
此外,宝山区还联合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喀什地委宣传部和上海交大、同济等高校创设“沪喀青年宣讲联盟”,围绕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主题开发宣讲内容,推动理论传播从零散走向系统、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赋能。
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宝山区累计开展各类宣讲2.5万余场,覆盖受众达224万人次,成功打造了“北转型·三人行”“理响宝YOUNG”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宣讲品牌。“沪喀青年宣讲联盟”已成为文化润疆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云端联动”的跨区域网络与融媒体传播矩阵,首次活动线上传播即触达近1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