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并购贷款扩容风控底线

陆 敏 2025-11-26 06:29:39

制度创新推动了长期资金源源不断流入科技企业。自今年3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以来,商业银行纷纷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受到众多科技企业的欢迎。

我国并购贷款在企业并购融资结构中占比较低,远低于国际成熟市场的水平。并购贷款政策试点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参股型并购纳入支持范围,突破了传统控股型并购的局限,适配了企业通过战略投资实现技术协同、产业链互补的多元需求。同时,贷款比例上限提升和针对科技企业的专项政策,直面中小企业并购资金缺口大、科技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痛点,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金融活水。

以政策“松绑”为并购市场注入制度红利,既呼应了产业升级对资本配置的需求,也是当前进一步改善金融支持创新政策环境的有效举措。据万得资讯数据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并购市场(包含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共披露5870起并购事件,交易规模达14981亿元。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地,有望释放千亿元级融资空间。

并购贷款需精准把握创新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平衡,让金融活水既滋养产业整合,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并购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从银行业务层面看,面临三重挑战:一是信用风险敞口扩大。贷款比例提升后,若并购标的盈利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需警惕坏账风险。二是专业能力适配不足。参股型并购的权益保障、科技企业无形资产估值等新课题,对银行行业研究、风险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合规监管难度增加,贷款置换先期价款等条款若缺乏全流程监控,可能滋生资金挪用、虚假并购等问题。

从企业端来看,同样存在风险隐患:部分企业可能借政策“松绑”盲目加杠杆,导致资产负债结构不良;并购后的整合效果直接决定还款能力,团队磨合、技术转化等问题易引发经营风险。此外,跨境并购中的汇率波动及各类风险也进一步增加了风险管控的复杂性。

稳妥推进并购贷款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共同构建多元治理体系。地方监管部门可着手细化配套规则,因地制宜针对科技企业、跨境并购等场景制定差异化监管细则,通过动态监测系统强化资金流向管控。商业银行需强化全流程风控,建立覆盖并购交易评估、标的估值、贷后整合跟踪的全链条机制,组建专业团队深耕细分行业,运用大数据模型提升风险定价精准度;同时优化信贷产品设计,结合股权融资、担保增信等工具分散风险。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应树立理性并购理念,避免盲目扩张,将并购后的整合规划纳入前期决策,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筑牢还款能力根基。

守好底线方能行稳致远。此次并购贷款的政策调整,也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的双向考验。惟有以制度完善划定创新边界,以技术赋能提升风控效能,才能让并购贷款成为产业整合的助推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陆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