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在广东横琴召开

喻剑 2025-11-24 18:58:15

11月24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5)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召开。本届论坛以“科技赋能‘双碳’,绿色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顶尖力量,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绿色低碳国际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为大会致辞,他表示,中国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碳达峰碳中和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国际合作和务实行动,中国能源研究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高水平、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共同谋划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翟青在致辞中强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全球治理面临多重难题。随着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落地应用,科技创新深度赋能,使得中国在诸如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的双碳实践不仅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危机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也为绿色技术与产业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在致辞中指出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他强调,发展零碳园区是贯彻落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在建设零碳园区时应当用好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模式,有效消纳快速增长的大规模新能源电力。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以"走向未来的蓝色能源"为主题,展示了利用蓝色海洋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创新解决方案。他提到,化石能源枯竭与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海洋是能源利用的宝库,蕴含着巨大潜力。王中林展望,通过构建集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复合能源网络,纳米发电机技术等将逐步发展,像光伏产业一样最终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清洁电能,助力解决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屹立系统阐述了中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实施能源低碳转型国家战略的成就与路径,以及中电工程在企业层面的创新实践。他指出,中国在能源低碳转型中展现出大国担当,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并在核能、特高压、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领先。面对未来挑战,需突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和零碳技术等瓶颈。中电工程以创新为引领,通过“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N”的转化应用以及“N到无限”的场景拓展来全面实践国家战略,正通过探索可控核聚变、高空风能等前沿技术,开发绿色氢基燃料等创新能源载体和拓展“算电协同”、“交能融合”等应用场景,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扎实的解决方案。在报告最后,他强调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各国应继续深化绿色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发展。

论坛同步开启圆桌会议与专题平行论坛。圆桌会议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相关的技术协同、产业融合、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度对话。专题平行论坛则聚焦细分领域,分别围绕“零碳技术与零碳园区创新”、“能碳治理的法治保障与标准引领”、“AI与能碳技术创新”等主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