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冠县:特色种殖“花繁果茂”

王金虎 2025-11-24 18:57:15

“通过今年的行市看,我们闲置林地变成酥梨种植园的路子走对了。”近日,在山东聊城市冠县清泉街道东三里庄村的“清泉梨乡”酥梨示范园,村网格支部书记张炳法拿着一个沉甸甸的酥梨,满脸笑容,东三里庄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280余亩闲置林地发展酥梨种植,“村民可获得土地租金(约800元/亩)及梨树产权,合作社提供技术培训与销售支持,形成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的三方共赢局面。”    

梨产业是冠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县有酥梨、鸭梨、秋月、丰水、黄金为主的梨树5万亩,年产量17万吨。“之前打工每年收入4-5万,今年我承包的这块地的梨树头一年挂果,除去成本还有6-7万,以后产量上来了,效益就更可观。”东三里庄村酥梨种植户任立忠说。

为推动酥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实施了酥梨产业“11341”工程,即:围绕建设中国酥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一目标,组建冠县酥梨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实施优品种、提品质、强品牌“三品”行动,建立科研推广、质量追溯、市场营销、品牌推介四大体系,力争五年内酥梨年产量突破1亿斤。目前,冠县酥梨种植面积1万余亩,其中盛果期1600亩,产量600余万斤,产值6000万元。

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冠县柳林镇的70亩4.6万棵酸枣种植地迎来首次采收,冠县金秋运河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明军和村民拿着竹竿轻敲树枝,将成熟的酸枣收集。“酸枣树全身都是宝,除果实能加工增值外,酸枣嫩叶经加工后可制成酸枣芽茶和酸枣叶茶。”李明军说,这批酸枣树8个月就能从30厘米幼苗长成1.5米的健壮植株,成活率超过80%,“目前每亩酸枣树收1000斤左右的枣子,再把酸枣加工成酸枣仁,亩均纯收益在1万元左右。”

“我们主要种植赤芝、紫芝。一个大棚能产灵芝2000斤左右,孢子粉1500斤以上,除去成本,一个大棚纯收入能达到3万元左右。”在冠县店子镇靖当铺村,村党支部书记靖广礼说起灵芝产业如数家珍。围绕灵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冠县构建灵芝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打造以“链长制”为统领的灵芝产业链,深入实施灵芝产业“13331”系统工程,全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灵芝产量、质量、价值全面提升,形成具有冠县特色的灵芝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把小灵芝发展成富民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