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湖:全链条赋能 激发企业活力

薛海燕 2025-11-24 17:46:01

走进江苏省金湖县西派集团有限公司的石油装备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只有数名工人监控着设备运行。企业董事长梁桂华算起“发展账”:“以前这条生产线需要十几名工人连轴转,现在人员减少,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还提升了18%以上,人工成本下降了约15%。”这组数据的背后,不仅是企业“智改数转”的成效,更是金湖县系统构建企业发展新生态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金湖县始终锚定“工业强县、制造兴县”战略,不局限于单一环节的扶持,而是着力构建“全链条赋能”体系——既以精准举措破解企业“智改数转”难题,推动生产效率跃升;也靠服务优化打破流程壁垒,为企业减负松绑;更用创新模式集聚人才资源,夯实长远发展根基,全方位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精准施策,为“智改数转”添动能

“智慧蝶变”正在全县多地上演。在江苏润仪仪表有限公司的生产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各条产线的运行状态、关键工序的实时参数一目了然,平台甚至能提前预判设备故障,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金湖县针对企业“不会转、不敢转、没钱转”等现实困境的精准破题。当地创新推出“诊断+方案+培训”全链条服务模式,组建专家团队深入企业一线“把脉问诊”,并依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改造方案。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3次“智改数转”集中培训,覆盖规上工业企业116家,完成92家企业的评估诊断,精准解决了设备选型、数据整合等一系列实际难题。

优化服务,为企业经营增温度

“以前办手续、对接监管,经常打好几个电话也不一定能找对人。现在只要联系一位组长,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服务效率完全不一样了。”在金湖宏骏高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智慧储能电池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金湖企业服务的显著变化。

这一变化,得益于金湖县创新的“项目服务组”模式。该模式为企业提供从咨询、指导到协调、代办、帮办的全周期服务,将“企业跑部门”转变为“服务送上门”。从项目开工到竣工,质量监督、安全管控等多项职能被整合为“一站式”服务单元,由专人全程跟进。实施以来,企业办理监管事项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符合条件的事项当天即可办结,整体响应效率提升30%。

为推动服务持续优化,该县进一步推进机制改革,打破了过去层层上报、多头处理的传统流程,建立起“问题直报+部门协同”的新机制。联合巡查一次完成,覆盖以往四个部门的单独检查,平均每月为企业节省2-3个工作日的准备时间,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创新引才,为长远发展筑根基

“我考察过很多地方,最终被金湖的细节打动。”海科纤维负责人李军说。短期速度靠效率,长期发展靠生态。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成为留住人才的关键。

当地建立“人才服务一件事”平台,18项服务“一窗受理”;配备“人才公寓”并发放生活补贴;每年举办联谊活动促进人才安居乐业。目前,金湖已引进国家级人才11人次,27个项目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留存率达85%以上。

此外,该县还创新探索“飞地+本地”双轮引才模式。一方面,在淮安率先建成金湖(南京)科技人才离岸孵化器,承接优质科技人才资源,已吸引20个项目在金转化落地。另一方面,建强本土平台载体,建成6.8万平方米的聚智产业园、21.6万平方米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洽谈27个人才项目入驻。同时,加快推进“金湖智谷”科创走廊、国千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本土科创平台建设,构建“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园”全链条人才项目孵化体系,实现离岸端与本土端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