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12:24:07
在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大会上,宁夏固原市“原州织女”劳务品牌凭借精美的掇绣作品与鲜活的产业故事脱颖而出。从乡间农妇的指尖技艺,发展为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万元的富民产业;从区域流通的民俗手作,成长为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名片”,“原州织女”正以“她”力量带动群众致富。

近年来,固原市原州区将劳务品牌建设作为就业增收、壮大区域经济的重要抓手,构建“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培育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搭建坚实平台。品牌培育初期,原州区积极破解企业“场地缺、资金紧、销路窄”等难题,协调5000平方米的生产场地,建成集传承、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思含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基地;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举办技能竞赛,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形成“培训育品牌、品牌拓市场、市场促就业、就业兴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为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原州区搭建“10个城市社区+10个邮政储蓄网点”的铺货体系,打造“网点展示+社区推广+仓储物流+专人运营+线上赋能+消费刺激”全链条服务。
在思含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基地,企业已自主研发35类特色花样,构建六大品牌矩阵,拥有18项专利和2620项著作权。通过高校合作与IP联名,让“小众”手艺引领新潮流。

线上,“原州织女”搭建多平台电商矩阵,打造“中心仓+农户卫星仓”物流网络,物流成本降低50%,日均处理订单超5000单,发货时效提升70%。目前已有47家企业加入该体系,年助农增收超500万元。宁夏琳子织造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将产品销往欧美国家,去年营业额达600多万元。线下,文创产品入驻多个省市机场,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展会等渠道,远销30多个国家。
“原州织女”还构建了完善的联农带农机制,面向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群体,推出弹性学制和居家接单模式,形成“技能培训+订单下放+创业孵化”闭环。目前,已建成10个社区手工坊和20个“非遗+文旅”工作室,年产能超500万件;累计培训妇女3600人次,带动近4000名城乡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