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报告(2025)》发布

王轶辰 2025-11-24 12:43:37

11月22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中企研能源资源工作委员会、《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承办的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京举办。本届大会以“面向‘十五五’,聚力绿色转型”为主题,旨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核心议题,汇聚政产学研权威力量,促进能源产业链企业面向“十五五”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能源新发展格局。

大会开幕式上,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编撰的《全球能源转型报告(2025)》发布。报告指出,全球能源转型呈现煤炭、石油需求趋于平稳,天然气消费重回快速增长,太阳能、风能成增长主力,核能技术发展迎来新高潮,氢能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生物质潜力巨大但发展慢的趋势。展望未来,报告认为全球发展不平衡将是实现可再生能源“三倍装机”目标的最大障碍,关键矿产将成为各国战略争夺的焦点,能源贸易流向将发生历史性重构,人工智能与能源深度将协同进化。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指出,中央企业加快调整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能源消费方式,在我国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愿与各方共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开发,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共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消费,打造更多零碳园区、绿色工厂、超低能耗建筑,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绿色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终端电气化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共同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集中攻克氢能、新一代风电光伏、先进储能、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规模化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共同促进能源领域改革开放,健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能源市场环境。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说,“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能源产业向新发展,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转变,推动国际合作向深推进,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新增新能源装机占全球增量的六成左右,预计今年底可超额完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的规划目标,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仅过去一年就为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5亿吨。据他透露,当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十五五”能源规划,构建了由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规划及可再生能源、电力、煤炭、油气分领域规划组成的“1+5”能源规划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路线,同时正在深入开展能源强国建设的专题研究,谋划落实能源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举措。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文峰表示,电力系统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平台作用。面向“十五五”,国家电网将着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高新能源运行支撑和并网消纳水平,推进能源供给革命;将提升电网可靠性承载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预计2030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具备承载8亿千瓦分布式新能源、6000万台充电基础设施能力,规模分别较“十四五”翻一番、翻两番;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能源技术革命,预计“十五五”期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400亿元;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进能源体制革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指出,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够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在他看来,碳中和不是负担,而是巨大的创新机会,从能源到材料到生活方式,都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且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例如,光伏组件一般寿命25年左右,2025年开始批量退役,2030年预计需回收150万吨,回收成本30元/块,可获玻璃、铝、塑料背板、锂、银、铟、镓,价值200元/块。青海已建成中试线,回收率达92%。

大会还举行了《中国加油站(能)站发展蓝皮书(2025—2026)》启动仪式。据介绍,该蓝皮书是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行业专家编撰的行业分析专著,已连续3年出版。每一版蓝皮书都深入解析行业政策导向、市场格局演变及前沿技术应用,披露行业关键数据,为理论研究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加油站、充换电站、加氢站、加气站网络构建以及非能业态多元化转型等策略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