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025-11-24 06:46:06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村庄规划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村庄规划不是简单的屋舍排列与道路硬化,而是对乡村发展空间的战略性布局、对各类资源要素的科学性整合优化,直接关系乡村发展的方向、质量和成色。好的规划应基于对村庄自身优势与短板的深刻洞察,能够明确其产业方向、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从而引导各方力量共同朝着目标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村庄之间千差万别。有平原村落、丘陵山村,也有水乡渔村、草原牧区;有的靠近城市充满活力,有的身处偏远亟待发展;有的以特色种植养殖见长,有的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的差异性,决定了村庄规划不能“一刀切”。倘若不顾实际,过于追求整齐划一,其结果很可能是“千村一面”,丧失原有的地域、资源、文化特色。一些地方出现的“规划打架”“墙上挂挂”等现象,根源往往在于脱离村庄实际,未能做到精准画像、分类施策。

  因村制宜编制好村庄规划,使其真正发挥引领乡村有序建设、激发内生活力、保护文化根脉作用,是一项紧迫而关键的基础性工作。要深入调研、精准定位。规划编制者要沉下去,用脚步丈量土地,与村民深入交流,全面摸清村庄的自然禀赋、产业现状、人口结构、文化底蕴、村民诉求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在此基础上,找准功能定位,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坚持“多规合一”与保护优先。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住布局、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各项内容统筹纳入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确保各项措施相互协调、彼此支撑。要始终将耕地保护、生态治理放在突出位置,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乡村全面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贯穿于规划始终。只有得到村民认同,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汇聚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陆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