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07:14:30
“蓝衣军团”意大利国足的球迷最近很糟心。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最后一轮,意大利队1比4惨败挪威队,错失直接晋级资格,只得进入附加赛。这是意大利队连续第三次被迫参加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前两次全部折戟,均未能进入正赛。
一支曾四度捧起世界杯的球队,如今却为争夺一张正赛门票苦苦挣扎——意大利足球的衰落让人唏嘘。但这绝非偶然,其背后有深刻的经济因素。
足球圈有个共识,国家队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年前的青训成果。这一观点放在意大利队身上,尤为贴切。在如今的意大利队球员中,虽有能力突出者,但整体水平和20多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同样的土壤,球员整体水准出现系统性下降,反映的是青训体系的持续衰退。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网络媒介快速普及,欧洲足球进入发展快车道,球迷基础大增,赛事影响力和商业收入水涨船高。意大利足球联赛却受本国经济增长乏力拖累,从世界足坛的中心逐渐沦为二流联赛。
20世纪80年代之前,意大利是欧洲经济增长龙头,但此后经济结构转型缓慢、增长日渐乏力。根据意大利独立机构OpenPolis的数据,剔除通胀和汇率因素影响,意大利民众平均年薪在1990年至2020年间竟下降了2.9%,成为欧盟唯一一个不升反降的国家。
经济困境对足球发展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民众收入不涨,就没有太多钱进行体育消费;赞助商发展艰难,就难以拿出更多资金投资足球。意大利足协发布的报告指出,过去17年,意大利足球俱乐部累计亏损达93亿欧元,债务增长了一倍,80%的俱乐部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同一时期,英格兰、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足球联赛影响力和商业收入却快速攀升。以转播权收入为例,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年转播权收入高达40亿欧元,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的年转播收入却不到9亿欧元;英超冠军曼城能够获得1.79亿欧元的转播收入分成,意甲收入最高的国际米兰仅能分到6500万欧元。收入上的巨大差距,让意甲球队在吸引世界级球员、设施建设以及科研医疗等方面的投入,远远落后于英超和西甲等联赛球队。如今的意甲联赛,越来越难吸引到顶级球员加盟。没有顶级球员,比赛观赏性下降,吸金能力进一步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转播权收入存在差距,意大利足球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也较为僵化。意大利的足球俱乐部多为传统私人企业拥有,一旦企业经营不善,俱乐部就会遭遇财务危机。相较之下,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的顶级俱乐部大多已经实现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通过会员制或公司化管理,甚至到证券交易所上市,显著提升了风险应对能力和商业开发能力。
意大利足球俱乐部商业能力不足,营收乏力,青训投资也随之下滑。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打击了许多意大利家庭,让他们越来越难以负担孩子进入足球学校的学费,意大利足球的青训水平肉眼可见地下滑。2007年,意大利还有8000家顶尖足球学校,注册的专业及业余球员多达200万人;到2015年,注册球员数量已经锐减到120万人,足球学校数量亦减少四分之一,近90%招不满学员。青训退化,假以时日,迟早会反映在国家队的成绩上。
意大利足球的颓势,是长期积弊酿成的苦果,非短期措施所能化解。世界杯预选赛上的狼狈挣扎,给意大利足球界敲响一记警钟:昔日荣光已成历史,若不直面差距、深挖病根,稳步推进改革,重返巅峰只会是空想。(作者:袁 勇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