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07:14:09
又是一年柠檬黄。长江之畔,重庆市丰都县树人镇大楼脚村,漫山遍野的柠檬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果香。山峦间,乡亲们忙碌的身影就像一幅画。这里是我的家乡,金黄的果实见证了乡村的发展,映照着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我叫张军,今年32岁,是土生土长的大楼脚村人。过去,村子穷,要路没路,要产业没产业,乡亲们靠天吃饭,零散地种植些土豆、玉米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为了过上好生活,20岁那年,我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挣钱。漂泊异乡多年,我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家乡。有时候回到老家,看着杂草丛生的土地、守着薄田糊口的乡亲,心里很不是滋味,总盼着能为家乡做点事。我走出去,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回来,因为我始终眷恋着这片土地。
转折出现在2022年。这一年,丰都县树人镇商会的同志找到我,向我描绘了家乡的发展蓝图,讲述了乡亲们的期盼,还带来了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希望我能投身家乡建设,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经过深思熟虑,带着对家乡的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毅然踏上了返乡创业的征途。
回到大楼脚村后,我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山坡上一片荒废的柠檬园。大楼脚村位于长江北岸,气候温暖湿润,很适宜种植柠檬。早年间,不少村民也曾种植过柠檬,但由于管理粗放,品质不好,卖不上价,果园也渐渐闲置荒废。柠檬的市场空间广阔,种植柠檬有良好经济效益,也能带动乡亲们致富,我决定重启柠檬种植。
多年销售经验让我明白,想靠种柠檬致富,必须走标准化、规模化的路子。在树人镇党委、政府和商会的支持下,我成功流转了500亩土地,解决了办公用房、生产用水等硬件问题。村里还修建了6公里的产业道路,解决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难题。
发展之初,首先要破解柠檬品质不稳定的问题。我请了农业技术专家实地指导,改造原有果园,改良土壤、完善灌溉系统、引进优质品种,从施肥、修剪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流程。同时,组建了专业管护团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确保每颗柠檬都达到优质果的标准。
特色产业要做大,销售是关键。我充分发挥此前的积累,依托广州的仓储网络,在村里建设了分拣中心。柠檬采摘后,经初选、分级、包装,通过冷链物流直接发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超市和生鲜市场。省去中间环节,既保证了果实新鲜度,又能让乡亲们获得更高收益。如今,树人镇的柠檬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想起这些,我满是自豪。
产业发展起来,乡亲们也逐渐富起来。“在家门口干活,一天挣百元左右,还能照顾家,安逸得很。”每次听到柠檬园里的大婶说这话,我都打心底里高兴。大家一起摸索形成的“租金+薪酬+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6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让大家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乡亲们腰包鼓了,村里氛围也更好了。过去大家各忙各的,如今一起干活、交流技术,邻里关系更加和睦。村里有啥事,大家都愿意坐下来商量,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
柠檬虽小,产业发展空间却很大。未来,我计划延伸产业链,开发柠檬干、柠檬饮品等深加工产品。我还打算结合家乡田园风光,发展柠檬采摘游,推动农文旅融合,让更多人走进树人镇,了解柠檬产业,感受致富路上乡村振兴的澎湃活力。(吴陆牧采访整理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