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06:44:43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由粤港澳三地19个城市联合承办,是全运会历史上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粤港澳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体育产业、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地,每个承办城市都有自己的体育强项,也有鲜明的“体育性格”。承办赛事的过程,也是19个城市向全国观众展示城市“体育性格”的过程。
产业基础支撑体育高地
十五运会开幕式上,机器人“乐师”敲响了来自西汉的青铜乐器;香港启德体育园内,主场馆采用灵活的草坪转换系统适应不同赛事活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采用新型声学与装饰材料减少回声干扰……十五运会一座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体育场馆,展现出粤港澳坚实的体育产业基础。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朱小燚在发布会上表示,广州城市性格是开放、包容、务实、创新,而广州的城市“体育性格”也是多元开放的。2024年,广州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372.28亿元,连续4年超2000亿元,全市体育消费规模达631.25亿元,人均体育消费3345.51元,稳居全国前列。
通过打造“亚洲盛事之都”和落实“香港无处不旅游”理念,香港持续展现多元魅力,今年前10个月访港旅客累计4100万人次,同比增加12%。香港特区政府坚持推动体育发展,一直积极落实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五大政策目标,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发展体育。以2024至2025年度计算,用于体育发展的预算开支约为79亿港元。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25年公布的最新资料,2023年体育及相关活动,以基本价格计算的增加价值为440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5%。
体育产业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阵地。澳门特区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旅客非博彩消费203.8亿澳门元,同比增长10.7%。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表示,澳门赛区充分利用澳门独特优势,将体育竞技与城市活力深度融合。一方面,澳门通过承接乒乓球、篮球等热门项目,吸引观众与游客参与;另一方面,第72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和“大三巴”音乐会等澳门特色赛事、活动与十五运会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带动观赛人群在观赛之余深度探索澳门。
特色项目扮靓城市名片
东莞是“篮球之城”,汕头是“冲浪胜地”,肇庆是“柔道之城”,清远是“漂流之乡”,汕尾是“帆船之都”,揭阳是“武术之乡”,湛江是“跳水之乡”……十五运会有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几乎所有承办城市都有一张“体育名片”。这些城市既是竞技项目的举办地,又是某一竞技项目的人才培养基地,以至于相关竞技项目的运动员到各个城市比赛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广东加油!”11月12日晚,十五运会男篮成年组决赛在东莞篮球中心举行,广东队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夺得冠军。“我们对男篮决赛放在东莞举行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东莞的资深球迷韦懿伦说,多年来东莞培养了一大批篮球人才,很多参赛队员平时就在这个馆打比赛,整个城市都洋溢着浓厚的篮球运动氛围。
粤港澳三地公路自行车赛是全运会史上首个跨三地举办的赛事,也开启了珠海打造滨海“骑行之城”的篇章。珠海市副市长、十五运会珠海赛区执委会副主任黄振球说,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利用北斗定位、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出入境“一地验放,三方互认”,探索了粤港澳三地体育赛事新的组织方式。
群众赛事的扩容是十五运会践行“全民健身”理念的突出体现。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有乒乓球、羽毛球等19个群众广泛参与的比赛类大项,还有舞龙舞狮、太极拳等4个兼具文化特色的展演类大项。作为国内首个“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佛山承办了七人制男子足球、龙舟、太极拳、舞龙舞狮4个群体项目,以佛山健儿为班底的广东队一举包揽十五运会龙舟项目的全部6枚金牌。
佛山市副市长、十五运会佛山赛区执委会副主任文曦表示,“‘宁可煲烂,不可扒慢’这句质朴有力的本地俗语,浓缩了佛山人对胜利的追求和渴望,体现了佛山人敢为人先、勇往直前、同舟共济、力争上游的精神品格,也成为我们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体育性格表达”。近年来,佛山举办中国龙舟大奖赛、F3龙舟超级联赛、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佛山每年举办各类龙舟赛事活动超千场,逐步形成了“龙舟+美食”“龙舟+文创”“龙舟+非遗”等多元业态。
以赛兴城带旺体育消费
秉承“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理念,广州创新推出的“城市合伙人”计划,将企业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通过技术融入和资源协同,实现从“传统开发”到“价值共创”模式升级,共筑城市“奋斗共同体”,进一步惠及城市、普惠市民,得到了193家海内外企业的积极响应。“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大家好运会”2025全运惠民行动等主题活动,联动2025广州园林博览会等城市重大活动,有机串联多元场景,激发企业品牌活力,共同点亮消费新热点,促进价值共创共享。
作为连接深港的“情感码头”,深圳罗湖区紧抓十五运会契机,推动深港乃至整个大湾区在文体旅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深圳罗湖区副区长、罗湖赛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詹辉表示,以十五运会为契机,罗湖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戏剧月等系列品牌活动与赛事结合,让民众在观赛之余感受湾区文化魅力;持续举办高水平的文体活动,让智力运动成为深化三地文化认同的催化剂;持续优化旅游服务,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罗湖旅游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值得关注的是,一张小小“票根”正成为撬动各地文旅消费的有力杠杆。通过“票根经济”这一创新玩法,一次赛事体验不再局限于赛场中,而是延伸至城市的每一个活力角落中。深圳宝安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面联动区内酒店、景区、商圈等,推出“十五运会票根享优惠”活动。“对宝安来说,‘办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的筹备,更是一次推动产业升级、惠及民生的重要机遇。”深圳宝安区副区长、宝安区赛委会副主任练聪表示,宝安正全力推动“体育+科技”“体育+文旅”“体育+消费”深度融合,推出全运主题文旅线路,打造体育消费季,激活产业新活力。
体文旅商多元融合,是韶关“赛艇之城”的最大特色。韶关市副市长蒋文泓介绍,近期将举办户外运动装备展,积极引进装备制造、赛事策划等上下游项目,推出参赛者消费优惠措施,将赛艇运动与美食、非遗等元素深度结合起来。
汕尾在10月份圆满完成了帆船赛事的各项任务。汕尾市副市长、十五运会汕尾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庄红琴介绍,“体育+文旅”融合,让游客在汕尾停留时长从1.5天延长至2.2天,夜间消费占比达60%,赛事期间片区酒店入住率超95%,真正推动体育场景激活消费增量。
为进一步推动“赛、展、节、游”融合,打造“健身广东”品牌,广东推出“跟着全运游广东”活动。据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介绍,未来将陆续举办“省港杯”足球赛、中国杯帆船赛等多项重大赛事。十五运会带来的丰厚红利,将在粤港澳大地上持久释放。(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刘 亮 邹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