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迈上质量跃升台阶

本报记者 潘卓然 刘 瑾 2025-11-22 06:44:33

  从春晚宇树机器人扭秧歌,到人形机器人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再到近期小鹏机器人里是否藏真人引发讨论,今年以来,机器人话题热度持续高涨。这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十四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实现翻番。截至2024年底,机器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2020年末的531家增至1289家,营业收入从1061亿元增至2379亿元。同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0.2万台,占全球市场比重为54%。在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表示,机器人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变,为“十五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在产量及国产化率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过去我国机器人产业处于跟跑阶段,进口量相对较大。2021年以前,外资品牌占据主要市场,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介绍,“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的水平、可靠性不断提高,贸易逆差逐步收窄。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技术加速创新迭代。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7.7万台,“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33.1%。2024年自主品牌中国市场占比达58.5%。同时,“十四五”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已在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41个行业中类实现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器人产业质量跃升提供广阔机遇。“机器人作为智能装备的典型代表,其战略意义愈发凸显。它不仅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更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实现产业模式变革的核心引擎。”徐念沙认为,机器人产业正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

  当前,智能机器人成为全球竞相加快布局发展的重要领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苏波表示,“十五五”时期是智能机器人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球新技术革命将深入演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智能制造,成为引领全球制造业发展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向“质量引领”转型的关键阶段。我国将推动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同时,围绕机器人的细分场景需求,加速产品创新和迭代。徐念沙表示,在这一关键时期,要加快标准研制,加强质量管理,开展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引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构建开放共享、协作共赢的产业新生态。(经济日报记者 潘卓然 刘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