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解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 本报记者 张 雪 2025-11-22 06:44:21

  文化产业繁荣是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生动体现,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该从哪些方向发力?如何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同时,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市场政策双向发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并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几个维度部署任务。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兼顾事业与产业、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顶层思路,为未来5年文化领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调。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34.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19万亿元、利润总额约1.8万亿元。整体增长背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如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经营主体实力不强、文化科技装备技术创新仍需加强等。张铮表示,破解这些问题将是“十五五”时期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在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企业。“以文化自信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融合共生为路径,引导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向文旅领域集聚,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既要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和品牌,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施积极的文化经济政策。张铮表示,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文化新业态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工具扶持各类经营主体壮大,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富民增收拉动就业的作用。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近年来,全球前沿科技爆发式发展,多领域交叉融合催生革命性变革,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土壤。科技力量正不断改变传统文化产业,通过数智化赋能,极大提升了文化内容的生产效率、传播效能和国际竞争力,促使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

  “十五五”时期,文化产业与科技将进一步深度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李璐表示,我国已在许多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实现科技对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文化产业领域,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深化,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以游戏产业为例,人工智能技术赋予游戏产业更加丰富生动的交互行为和动作表现,游戏周边制造业以及游戏与餐饮、文旅等联名产品服务的推陈出新,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产业融合发展。可以预见,文化产业与科技、制造以及相关服务业的深度绑定,将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

  范周表示,“十五五”时期,要继续发挥我国数字经济优势,做好数字文化文章。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构建以企业和创作者为主体的网络文化内容创新体系,扩大公共文化资源数据的开放共享,做强优势数字文化产业,同时持续完善网络数字空间治理。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全面参与文化生产,逐渐深入网文、影视、音乐、游戏、出版、文化遗产保护等链条,文化生产的稀缺性不再体现在内容本身,而是情感、信任与独特性。张铮认为,“十五五”时期,数智化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将进一步走向深入,但需要警惕文化产品内涵的表浅化,避免为了科技而科技,必须在技术赋能中保持文化定力,在全球文化博弈中树立文化自信。

  融合发展主线清晰

  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件件创意无限的文创产品留住了游客对旅途的美好记忆,一场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游客获得了愉悦的精神享受……当优秀文化资源得到更充分地挖掘利用,更多的文化创意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旅游开发,游客在旅游中就能更好地体验文化魅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一条主线,进入“十五五”,这条主线将愈发清晰。

  李璐表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旅游成为不断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新向往、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领域。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要让游客在旅途中更好认识、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脉动。要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并推动文旅与百业的融合,实现文、旅、体、商、农等多业态在融合中创新发展,不断壮大人文经济、生态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以高水平业态融合持续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稳住了消费的基本盘,还充分发挥了“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有力带动了制造业、农业、商贸、体育、交通等行业活力的释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同时有效促进了就业和增收。

  范周表示,“十五五”时期,“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将成为促进消费发展的“强引擎”,跨要素、跨平台、跨领域融合将成为创新文旅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的重要方式。(经济日报记者 张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