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06:43:56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成长性、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是中国经济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底气所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彰显,这一战略判断对于如何科学把握大势、如何大有作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为消除疑虑、保持定力、坚定自信筑牢了坚实基石。
中国巨大人口基数所孕育的超大规模市场,是一种巨大的比较优势。这意味着市场需求庞大、层次多样、模式丰富,消费梯度差异会带来不断拓展的市场纵深,有效对冲外需波动风险;意味着更容易形成和维持完备的产业配套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生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意味着更多创新场景、更低创新成本、更高创新收益,新产品、新技术通过大规模应用和持续迭代,有机会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广阔空间;意味着更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集聚,通过高水平开放合作拓展空间,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海为喻纵论中国经济,正是对“中国市场”的最佳阐释。“这片海”壮阔、深邃、包容、开放,任何外部冲击都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
在世界经济风云激荡、全球贸易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八届,屡创新高的参展商数量和意向成交额背后,是中国大市场不断增长、持续升级。今年以来,面对美国肆意挥舞的关税“大棒”,我们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新时代以来的宏阔实践一次次证明,强大国内市场是抵御风险挑战的“稳定器”,也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加速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主动谋划、积厚成势的战略资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巩固并增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基础制度、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新时代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围绕助力“大市场”向“强市场”转变而展开,为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始终是破与立的辩证统一:既要针对短板不足集中攻坚,拆除“篱笆”;又要久久为功,进一步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和配套制度,培育企业成长的“沃土”。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历史方位,自觉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如何打通从市场效率提升到劳动生产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经营主体壮大、供给质量提升、需求优化升级的通道,如何建立统一规则、提升资源要素流动配置的效率,如何以有为政府保障有效市场,等等,都是需要继续回答好的重要课题。
对此,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已作出科学安排。在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抓好贯彻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高质量发展必将打开更大的机遇空间,中国经济必能实现新的跃升。(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