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06:49:54
随着北方多地进入冰雪季,冰雪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近期相继公布冰雪季发展目标,致力于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回顾去年,部分城市凭借精准营销与情感共鸣成功“出圈”,成为现象级网红目的地。而今,大众对冰雪旅游的热情正从追求新奇转为理性选择,如何推动冰雪旅游从“现象级爆红”迈向“可持续长红”,成为所有冰雪城市的重要课题。
今年冰雪旅游呈现出玩法升级、体验多元的新趋势。例如,哈尔滨对冬季旅游产品进行了系统性升级:冰雪大世界以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场景,太阳岛雪博会聚焦生态与艺术融合,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则强化互动体验。三大景区共同构建起层次丰富、业态多元的冰雪消费矩阵。长白山也突破单一滑雪模式,推出温泉体验、雪原驯鹿等特色项目,延伸了冰雪产业链条。新疆阿勒泰则凭借“人类滑雪起源地”的文化底蕴,将毛皮滑雪、冰雪摄影等独特体验融入产品设计,为游客提供更具异域风情和人文深度的冰雪之旅。
交通网络的完善为冰雪旅游注入了新动能。除了跨省长途旅行,高铁网络的持续加密让短途冰雪游成为现实。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冬冰雪游航线与高铁出行呈现双升温态势。特别是沈阳—白山高铁的开通,构建起覆盖北京、沈阳等城市的4.5小时交通圈,扩大了冰雪旅游客源辐射范围。长途与短途市场的有效衔接与互补,既做大了冰雪旅游的“蛋糕”,也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形成了“多点开花、全域发展”的良好格局。
当冰雪旅游市场从爆发期步入平稳发展的新阶段,竞争的核心已从“有雪无雪”的资源禀赋,转向“谁更懂游客”的体验较量。冰雪旅游能否“长红”,不再仅仅依赖先天优势,更取决于后天锻造的独特体验、文化深度与产业韧性。
文化内涵是冰雪旅游的灵魂所在。东北的豪爽热情、西北的雄浑壮美、中原的厚重历史,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正是塑造冰雪旅游特色的关键要素。将民俗传统、工艺美术等文化基因融入冰雪体验,能让游客在欣赏冰雪奇观的同时,深度感受人文魅力。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情感连接,正是打破同质化竞争的重要突破口。
冰雪旅游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体验感的竞争。要持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完善交通网络,提升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水平。只有当每位游客都能感受到尊重与关怀,流量才能转化为口碑和持久发展的动力。
冰雪旅游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各地需要探索符合自身特质的发展路径。既要持续建设硬件设施,更要注重软实力提升;既要追求规模效应,更要专注品质升级。唯有如此,才能让冰雪经济真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让冰雪“流量”持续转化为发展“增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