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09:07:44
11月20日至21日,2025第七届国际保理和供应链金融大会暨第十届商业保理合作洽谈会在深圳举办。本届大会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深耕主业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汇聚全国金融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金融机构负责人,聚焦“十五五”新蓝图,共商商业保理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共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新兴金融行业党委委员、深圳市商业保理行业党委书记、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名誉会长尹江山表示,本次大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五五”发展规划战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行业盛会。商业保理行业始终坚守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初心,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持续为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贡献力量。
据尹江山介绍,深圳商业保理行业经过探索发展、高速增长和规范提质三个阶段,目前存续企业1400余家,约占全国40%,累计为超过223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近5万亿元保理融资。行业将继续发挥应收账款合规管理和风险防范的专业优势,在党建引领下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构建金融强国贡献保理力量。
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五十人专家智库主席、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以“保理人的坚守与破局”为题,提出保理行业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主动适应地缘政治与贸易模式变革。保理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保障出口收汇安全、服务双循环中起关键作用,需从“金融毛细血管”跃升为“产业稳定器”,以创新服务重塑行业价值共识。
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原中国社会保障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就新形势下商业保理公司跨境业务的发展机遇作分析并表示,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快,跨境保理迎来新空间。行业应把握区域经贸合作深化契机,依托科技赋能优化跨境服务流程,加强合规能力建设,提升风险应对水平,推动跨境业务行稳致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江宁表示,保理业对市场经济有重要价值。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聚焦法治化、专业化、数字化、多元化四大方向,以法治化保障稳定预期,以专业化深耕细分市场,以数字化提升服务效率,以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
惠商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房晓敏以“从‘田间’到‘指尖’:保理服务三农的实践与展望”为题,分享了保理业务在支持农业产业链方面的创新模式与实践经验。房晓敏表示,通过科技赋能与场景深耕,保理正从传统田间走向数字化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并在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广阔前景。
大会期间,《广东省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发布,全面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商业保理行业的发展概况,深入剖析行业痛点与机遇,阐释行业热点问题;《2025年大湾区商业保理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典型案例》发布,通过遴选39个优秀案例,集中展现大湾区保理企业在“五篇大文章”方面的实践成果。
在会长对话环节中,来自上海、江苏、广东、深圳四地的商业保理协会会长围绕行业规范治理、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分享在强化行业自律、完善治理机制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就长三角一体化、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下如何深化跨区域协作、共促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国际保理CEO对话环节则聚焦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创新发展路径,邀请来自联易融、宏桥保理、默放保理、新阳保理等企业的代表,围绕科技赋能全球供应链、新能源车出口信保应用、跨境电商极速回款及外贸风控解决方案等前沿议题展开研讨,共同探索科技驱动下保理业务国际化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机遇。
大会同期还举办了银企协同对接交流会等活动,同步设立金融服务展区、产融对接专区与成果展示专区,组织项目路演、成果展示与签约活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