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0 17:54:40
11月19日,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在深圳开幕。作为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大会以“金融强国建设与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邀请中外嘉宾共商金融发展大计,共话湾区合作新篇。
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的先行、前沿阵地,希望通过举办深圳国际金融大会,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筑牢金融强国学理根基;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激活新质发展动力引擎;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伟大生动实践,依托大湾区独特制度优势,在探索金融制度创新与开放合作中先行先试,积极服务湾区建设发展;加强“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深化全球金融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增长极,为全球金融发展稳定注入新动能、正能量。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卓越人才大湾区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现场。
“大湾区承载着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金融强国建设的双重使命。”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本届大会正是以金融强国建设为核心方向,以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实践路径,合力打造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研究性平台。人大愿携手各方,立足全球视野、国家战略、湾区优势和人大所长,持续深化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研究、智库服务、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持,书写连接中国与世界、金融与开放的崭新篇章。
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就如何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职能、更好地服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安全与发展作演讲。周延礼表示,保险业要护航实体经济发展、筑牢产业安全屏障,夯实民生保障、守护社会安全底线,防范重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应对新型社会风险、提升公共安全能力,更好发挥作为经济社会“减震器”与“稳定器”作用,助力“十五五”时期大湾区金融安全与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保险力量。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以“从轻资产到重资本的金融强国之路”为题演讲。王忠民表示,AI技术快速迭代,金融资产中的科技应用发生快速且深刻的转型。通过融资租赁、产业链分工等将重资产转化为轻资产,并以全栈式重资本支撑创新发展,成为时代趋势。大湾区凭借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产业链协同与制度创新,正成为“轻资产、重资本”转型的核心实践区域,要持续推进这一转型进程,推动产业链共赢与创新迭代,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就“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金融与资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作演讲并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引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和创新激励中的作用,把资本市场建设成为激励创新、引导社会向上发展的关键力量。“十五五”时期,应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从资产端、需求端、制度端重构资本市场生态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基于规则、开放包容、共享增长的“中国方案”。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表示,中国银行业已迈入转型升级、价值创造的新阶段,需要将国家所需、行业所向、客户所愿和自身所能紧密结合,加快转型升级,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洞察产业变革新趋势、适应社会融资结构新变化、顺应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形势、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提升特色化、专业化、综合化、国际化、零售金融和大财富管理服务能力,把握大湾区发展新机遇、打造转型升级新动能,全面提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的能力。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卓越人才大湾区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大会还将举行“全球金融市场与政策创新”“金融开放与世界经济展望”两场全体大会;发布《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指南》《高关税背景下的美元趋势与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招商银行“科技金融4×3矩阵式综合服务方案”、北京银行深圳分行金融支持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方案等研究报告和成果;举办9场平行会议,聚焦金融文化、人工智能、保险投资、汽车产融、企业出海、金融人才、深港合作、跨境生态、科技保险等议题,助力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地。
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深圳国际商会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