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助推湖北宜昌外贸多点突破

柳洁 2025-11-20 17:54:11

记者从武汉海关获悉:今年1至10月,宜昌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33.9亿元,同比增长20.2%,居全省前列。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海关部门精准施策、锐意创新,以高效能监管服务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

走进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批批“魔芋胶”正在封装成袋,即将发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源自宜昌的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当地外贸的新名片。公司董事长吴平表示:“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总额4815万美元,同比增长35%,这离不开海关政策的精准滴灌。”

吴平介绍,公司一批急需的魔芋干片原料在节假日期间抵港,若按常规流程通关,将直接影响生产计划。“我们尝试申请‘提前申报’和‘预约通关’。”吴平回忆道,“宜昌海关关员第一时间响应,加班加点完成查验放行,确保了原料‘零延时’投入生产。”

作为中国精细磷化工走向世界的龙头企业,兴发集团的全球化布局正迈入新阶段。2025年1至10月,出口创汇11.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产品远销131个国家和地区。在这条扬帆出海的征程上,海关的创新服务为企业注入了强劲动能。

“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对通关效率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兴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桥表示。为响应企业需求,宜昌海关量身打造“批次检验”改革创新模式,同批次产品首检合格后,周期内免于重复查验,实现“一次检验、多批通关”,这一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赢得了宝贵先机。

针对大宗化工产品多批次、不间断出口的特点,宜昌海关依托宜昌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精准实施“分送集报”。“以往每送一批货就要报一次关,不仅手续繁琐,还经常影响物流效率。”兴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桥介绍,现在采用“分送集报”后,可在规定期限内多次分批送货,最后一次性完成报关手续,实现了“随产随送、集中申报”,大幅压缩了通关时间和成本,物流周转效率提升近40%。

如今,更多新业态正在海关政策的赋能下蓬勃发展。在宜昌自贸片区内,贝迪克凌云公司凭借“区外保税维修”这一创新模式,已成功完成5架境外飞机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货值超7亿元,节省保证金超6000万元。这不仅标志着企业成功转型升级,更是宜昌拓展海外高端服务市场的关键一步。

“区外保税维修模式为我们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关键支撑。”贝迪克凌云公司董事长胡秋实表示。“在这一创新监管模式下,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区位限制,海关通过设立区外保税账册对数百项维修用航材实施‘一次备案、分批核销’,全程享受保税政策,大幅降低了资金占用和运营成本,让我们能够轻装上阵走向国际市场。”

从生物科技到精细化工,从高端制造到现代服务,宜昌外贸正呈现出千帆竞发、多点突破的局面。宜昌海关副关长许一平表示:“我们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海关服务成为助推宜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强大引擎。”

宜昌海关保障白洋港疏港铁路“铁水联运”模式开通运行。(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