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链成群

童政 2025-11-20 17:55:31

在南宁东部新城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每日超10万颗电池从这里下线,发往全球市场。近日,在已建20GWh锂电池项目的基础上,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新增产能100GWh的宁福新能源氟芯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又签约落地,为南宁新能源产业注入新一轮强劲动能。

目前,南宁全市电池规划产能规模已超过200GWh,落地产能超100GWh,总体产能规模进入全国前列,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区。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南宁市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奠定了其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重要地位。

2021年,多氟多新材料股份公司总投资102亿元的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南宁,由此奏响了南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进行曲。目前项目一期、二期已投产,建成产能10GWh。

2022年以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也陆续在南宁布局6个项目,建成储能系统及动力电池产能80GWh,培育了广西弗迪、南宁弗迪两家产值过百亿元企业。其中位于南宁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的比亚迪55GWh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项目,是比亚迪全球单体最大的电池工厂。

“新能源电池产业已成为南宁工业增长的核心引擎,有力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优化升级。”南宁市工信局局长张丽表示,2025年1—10月,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实现产值536.7亿元,同比增长3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0%。

短短的时间内,电池行业巨头缘何争相进驻南宁布局大型项目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地区总经理唐文表示,南宁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区位优势明显,且全市上下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着力构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铝精深加工等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切都有利于电池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南宁具有‘区位优势+产业生态+发展契合度’的三重吸引力。这里作为面向东盟的开放高地,衔接西南广大资源,平陆运河的建设更让临港产业具备‘就近配套+全球输出’的独特优势。”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豪亮说,更重要的是,南宁“串珠成链、聚链成群”的全产业链思维与公司“新材料支撑新能源、新能源牵引新材料” 的发展路径高度契合。

以比亚迪、多氟多等新能源“链主”企业为引领,南宁市以“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全产业链思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已构建涵盖电芯制造、正负极材料、电池铜箔、电池铝箔、电池结构件、电池隔膜、电池装备制造、电池回收等关键环节的全产业链生态。

南宁传统的铝加工产业依托新能源电池“链主”企业实现从生产建筑铝门窗、烧烤箔等传统产品向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铝零部件、电池铝箔等高端高附加值产品转型,铝加工能力从2021年的36.5万吨提高到2025年的100万吨、增长174%,新能源铝箔供货能力处于前列水平,电池壳料产能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目前,南宁全市电池及配套产业项目规划投资超800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达1600亿元以上。新能源电池产业形成了“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

此外,南宁市还稳步推进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新材料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南宁市新能源电池及电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400亩汽车综合测试场等创新研发平台通过汇聚研发人才、开展技术攻关,整合各类研发资源,显著提升南宁市在新能源电池系统、商用车动力等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为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