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以法治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唐一路 2025-11-20 15:55:14

掌上公服、海外服务港、法律服务中心……在上海徐汇,法治之力正全方位护航企业的高质量发展。11月19日,记者走进上海徐汇司法一线,解码徐汇法治建设的奥秘。

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上海徐汇,法律科技正从辅助工具演进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基础设施,为全球企业构筑安全、可信、高效的法治桥梁。其中,徐汇打造了集行政复议、人民调解、医患纠纷和法律援助“四位一体”的徐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心以法律科技为“芯”,支撑起一幅从技术筑基、涉外突破到生态培育的立体图景,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

“我们已在中心全面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智慧法律服务系统。”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该系统的“一岛、一仓、一湾、一谷、一厅”功能布局,实现了徐汇全区法律服务资源的在线调度与智能匹配,为全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点位提供“一体化”“零距离”“法速达”的公共法律服务。

以此为起点,徐汇区将“AI+法律服务”整体纳入全区“人工智能+”工作体系,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建“友法智乘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深度对接司法部法治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形成“基础研究一技术攻关一场景应用”完整创新链条。联合模速空间、腾讯等科技公司和律所成立法律科技“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联盟,引入法天使、涵璞、星火智法等垂直领域科技企业,与科大讯飞、新橙科技等领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并联动顶尖律所与大模型企业共建高质量法律语料库。

法律科技并不止于此,徐汇区在上海市首创“AI+资源直配”的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掌上公服”,让法律服务在徐汇实现“随手可得”。

“我们今年在‘掌上公服’创新推出涉外法律服务‘全球1小时响应计划’。”上海市徐汇区司法局公服科四级主任科员高鹏介绍,“你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AI智能助手即可30秒生成智能表单,一小时对接专业律师。通过构建横跨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全球服务网络,实现‘6+2’时区覆盖,确保实现全天候无休响应,从根本上解决了跨境法律服务‘找不对、响应慢’的痛点,为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提供极速响应、全球覆盖、专业护航的涉外法律服务。”

自推出以来,已成功处理来自美、英、日等多个国家的40余项需求,成功协助某意大利企业首店落户上海、助力某国有企业赢得“一带一路”跨境仲裁案、为俄罗斯最大帝王蟹出口企业中国用工合规提供法律服务等,有效满足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展现了“徐汇服务”的全球速度与可靠性。

此外,“掌上公服”还成功打造了“I法喵”智能法律咨询管家。经过深度的本土化训练,“I法喵”能够提供7*24小时的免费即时咨询,不但能予以解答,更能智能分析需求,对接线上线下服务,形成法律问题的企业闭环。

面对中国企业出海时遇到的诸多难题,例如对当地法律法规不熟悉、跨境纠纷解决渠道不畅、缺乏一站式专业服务支持等,徐汇区逐步构建起层次分明、逐步深化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经过严格筛选评估,正式确立首批四家“徐汇协议go global海外服务港”,实现了服务能力的实体化落地,形成了从线上到线下、从网络到实体的完整服务闭环。

据悉,首批服务港选址新加坡、东京、迪拜与吉布提,是基于四地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专业实力。这些海外服务港作为“MTCC徐汇协议”网络的实体延伸,将依托其深耕当地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坚实依靠。这些海外服务港不仅具备成熟度高、独立性强、专业能力优秀等共同特质,更在各区域积累了丰富的企业出海服务成功案例,为出海企业提供涵盖法律、工商、税务等在内的泛法律服务,能够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真正“扎根当地、辐射区域”的一站式法治保障。

在涉企行政检查方面,徐汇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涉企行政检查,切实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系统化、协同化、智能化。

“徐汇区积极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联合检查,构建‘一码联查、跨域协同’的高效协同检查新模式。”上海市徐汇区司法局执法监督科四级主任科员张瀛月说,“徐汇司法局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执法监督工作的深度融合,在徐汇智慧执法监督平台现有数据底座基础上,开发AI辅助办案功能,推动跨部门、跨条线检查计划整合与信息互通,打破数据壁垒,科学整合涉企检查,有效降低检查频次。各执法单位积极探索,实现多领域联合检查零的突破。”其中,徐汇区建设管理委、徐汇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率先应用联合“检查码”,开展招投标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行业领域联合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积极落实“轻微免罚、首违不罚”要求,及时开展合规指导,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我们积极拓展非现场检查应用场景,主动发现和识别违法违规行为及线索,开展‘无感’有效精准检查。目前已覆盖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还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涉企检查机制,推进‘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依托大数据分析,将监管资源聚焦高风险领域,对低风险检查事项和优质企业‘做减法’,助力企业对‘无事不扰’‘无感监管’更‘有感’。”张瀛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