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吸引力

本报记者 王宝会 2025-11-19 06:29:38

普益标准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场存续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规模在6.5万亿元左右,而去年12月末的规模在7.3万亿元以上,规模下滑较为明显。

在低利率环境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优势在收窄。一直以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凭借高流动性、收益稳健等特点,深受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关注。然而,受底层资产收益下降等因素影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年来的收益呈现下滑趋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今年以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下滑,主要受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监管对投资范围与杠杆率的严格限制,以及高息同业存款渠道收窄等多重因素影响。

从行业数据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波动,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投资灵活性也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投资者对活钱管理需求的增长,日开型理财产品凭借更宽的投资范围、更高的收益弹性与灵活的运作机制,逐渐成为投资者替代现金管理类产品的优选,展现出较强的吸引力。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认为,近年来部分投资者申购意愿或发生改变,出于对收益性的诉求,部分现金管理类资金或向每日开放型非现管产品方向转移,在理财市场中的规模占比逐步提升。专家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日开型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可能高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审慎选择。

为提升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吸引力,今年以来,光大理财、兴银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以期扩大市场份额。理财公司在试水“零费率”或超低费率产品的同时,新增中小银行为理财代销机构,持续拓宽销售渠道。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兰溪农商银行财富中心主任章淑婷认为,中小银行加快与理财公司代销理财合作,通过配置多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优化服务等举措,既能有效防止资金流向其他投资渠道,又能主动优化资产结构、降本增效。

尽管现管类产品短期内面临一定挑战,但长期来看,对于有日常消费提取与紧急用款需求的投资者来说,活钱管理作用依然重要。刘思佳认为,接下来,对于理财公司而言,现管类产品的战略地位或从过去的“规模主力”转为“基础配置”,且部分头部机构已率先开启产品结构优化。通过丰富多元的产品结构提升规模增长动力,打造多元化“固收+”产品体系,挖掘权益、黄金、跨境资产等多类资产配置价值,更好满足投资者对于收益弹性的需求。(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