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06:44:07
商务部等9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通过提升供给质量充分释放服务消费潜力。这对于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为行业转型升级按下加速键。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提质升级关键时期。住宿业作为连接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的枢纽和基础,供给质量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与优化消费结构。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数达49.98亿人次,同比增长18%。住宿业虽面临广阔市场空间,但自主品牌建设力度不足、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绿色化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意见》的出台,正是着眼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行业从“千店一面”转向“各具特色”,以高质量供给匹配多元化需求。
《意见》围绕品质化、智慧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着力加强品牌建设,支持中高端酒店和特色民宿品牌发展,推动设施改造升级;鼓励业态创新和智慧化转型,提升服务体验;推动住宿业低碳环保转型,加快饭店绿色化建设。
提升供给质量需以创新业态与智慧化转型为突破口。鼓励住宿业与文娱、康养、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亲子旅行、康养旅居等主题场景。一些旅游城市的实践表明,将历史文化元素植入民宿空间,能使住宿成为可沉浸的文化体验载体,吸引游客“为一夜宿,赴一座城”。同时,智慧化不是技术堆砌,而是效率与体验双重提升。虚拟现实选房、智能语音控制等服务,既能降低人力成本,又能满足年轻群体需求。
绿色发展与提升服务能力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意见》提出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推动节水节能设施改造,鼓励创建绿色饭店。这些举措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节约水资源,也能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入境游持续升温,提升接待能力正成为行业新的关注点。要优化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推广多语种服务、提高支付便利度等,提升国际游客满意度。一些地区在节假日期间通过民宿集群吸引海外游客,提供“住民宿学历史”的双语互动服务,让住宿空间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
政策落地需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协同发力。政府部门需简化审批流程,完善住宿业标准体系,并为绿色改造、智慧转型提供相关支持;企业则需打破“重硬件轻服务”的惯性,在品牌建设与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多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县域市场正成为行业新增长点。未来,住宿业应结合县域特色,发展“民宿+农业”“酒店+非遗”等模式,让品质住宿成为推动城乡消费联动的重要纽带。
住宿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行业自身的革新,更关乎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通过补齐短板、激活创新、优化环境,住宿业将从一个简单的栖息空间,升级为承载文化、绿色、科技与情感的综合性消费场景。这一转变既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能为消费提质扩容注入持久动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