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03:35:11
2025年龟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活动近日在新疆库车市举办。本次活动聚焦龟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多学科学术交流为核心,汇聚了文化研究、文物保护、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共同探讨龟兹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活化路径。
图为学术交流环节。
学术交流环节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党委委员、新疆龟兹学会会长赵莉主持,多位学者围绕龟兹文化的多元维度展开深度分享。新疆大学历史学院二级教授孟楠从文化属性维度切入,阐述了龟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关联,明确其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组成部分的定位;文化和旅游部原公使衔文化参赞张忠华聚焦遗产数字化保护,提出“从德藏到俄藏”的全球协作思路,为龟兹文献与文物的跨国联合保护提供了新框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研究员何家英结合壁画临摹实践,探讨如何从龟兹壁画中挖掘工笔画的新表现语言,为传统艺术的当代创新提供了创作思路。
新疆艺术学院教授王泳舸、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良仁、新疆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白钰、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史瀚文则分别从龟兹乐舞的传播影响、佛教寺院的农业生产形态、龟兹语的研究价值、宫廷手势的文化传播等角度,拓展了龟兹文化研究的细分领域。最后,赵莉介绍和分享了“多学科融合的壁画修复理论”,为龟兹石窟壁画的科学保护提供了跨学科的方法论参考。

图为龟兹博物馆外观。
赵莉表示,国内外众多专家聚焦龟兹文化,形成了“龟兹热”,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请专家学者们实地考察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等;体验VR数字化模拟古龟兹的石窟壁画、佛寺庙堂、殿宇等场景;对近期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共享,以此促进研究,把有关龟兹的研究推向深入。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密集的学术交流,搭建了龟兹文化研究的跨领域对话平台,既深化了学界对龟兹文化内涵的认知,也为其保护、传承与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落地的思路。
图为新书《龟兹明镜》发布现场。
在此次活动中,库车本地作家吉尔所著新书《龟兹明镜》发布,为龟兹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学术成果。吉尔说,《龟兹明镜》是一本书写古龟兹地区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诗歌集,是我和当地的文物专家寻访了这片大地上的遗址古迹、文化遗存写下的一本诗集,每一首诗背后是脚步的抵达,也是心灵的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