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03:35:57
今年以来,河南省台前县综合体育中心内热度不减——今年9月底,濮阳市第十五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决赛的战鼓在这里擂响;而在10月初,“豫见齐鲁,山河有约”2025年台前县羽毛球公开赛紧随其后,来自豫鲁两省的运动员们接连奔赴这座豫鲁交界处的小城,用激情点燃赛场。
今年以来,台前县已成功举办豫鲁两省羽毛球邀请赛、健身龙珠邀请赛、乡村趣味运动会等多项赛事活动。这座位于豫鲁交界处的小县城,正通过频繁举办体育赛事,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台前县今年的体育赛事活动呈现出多层次、广覆盖的特点。4月4日,台前县“中硼杯”豫鲁两省羽毛球邀请赛开幕,吸引了来自河南、山东两省的31支精英队伍、300余名羽毛球爱好者参赛。
这项赛事由台前县委宣传部、台前县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联合主办,不仅是一场体育竞赛,更成为豫鲁两省体育文化交流的平台。
随后,台前县侯庙镇举办了第一届乡村趣味运动会。拔河、绑腿跑、旱地插秧等9个“农味”十足的项目,让300余名运动员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运动的魅力。
4月的台前县还见证了健身龙珠邀请赛的成功举办。来自濮阳市各县区的龙珠健身爱好者齐聚将军渡纪念馆广场,展示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体育文化。
8月8日,台前县全民健身日大型体育展演暨综合运动会在县综合体育中心体育馆盛大开幕。这场涵盖多个项目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体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理念。
台前县能够频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与其完善的体育设施密不可分。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两场三馆”建设、投资2亿元建成台前县综合体育中心,完成7块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任务。
目前,台前县各乡镇已形成“一场一中心”、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善、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7平方米,形成了完善的全民健身网络。县城区已形成15分钟健身圈,公共场地设施状况良好。
此外,台前县已建成金堤河公园、灵妙河公园等体育主题公园,均配备了五人制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路径以及健走步道。这些设施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不仅满足了群众日常健身需求,也为承接各类赛事提供了硬件保障,更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台前县体育赛事频繁举办的背后,有着坚实的产业支撑。近年来,通过精准招商,台前县已构建起集鸭鹅养殖屠宰、原料毛加工销售、精品羽绒水洗、羽绒服装寝具制造、羽毛球与工艺品加工等在内的全产业链闭环发展体系。
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台前县已成功引进亿元以上羽绒产业项目14个。在原有75条水洗羽绒生产线、年产优质羽绒1.6万吨的基础上,该县新增80条生产线,年产能预计增加2万吨。
以河南金鸿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引进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设备500余台,年产羽毛球400万打,目前用工400余人,满产后可带动1000余人就业。体育器材制造与体育赛事举办形成了良性互动。
台前县正锚定打造全球“两基地一中心”的战略目标,加速发力,向着百亿级羽绒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这一产业定位与体育赛事活动形成了高度契合。
体育赛事的频繁举办,为台前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首先,赛事活动直接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发展。每次大型赛事期间,县城主要酒店入住率明显提升,餐饮场所消费活跃。
其次,体育赛事提高了台前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豫鲁两省羽毛球邀请赛,吸引了来自两省多地的参赛者和观众,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台前县,为招商引资和旅游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直接创造了就业岗位。以羽毛球生产为例,河南金鸿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满产后可带动1000余人就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体育赛事还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在“中硼杯”羽毛球邀请赛期间,大赛组委会设置了“驻村第一书记甄选农品荟”活动,为观众提供了品尝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机会,有效推广了台前县的农特产品。
随着更多品牌赛事的培育和体育产业链的完善,台前县有望成为豫鲁交界地区有影响力的体育经济中心,实现从“体育惠民”到“体育强县”的跨越。
体育经济的种子已在台前县生根发芽。随着更多品牌赛事的培育和体育产业链的完善,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正沿着“体育+”的融合发展之路,加速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