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7 16:17:52
“目前,乌镇全域已开放32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总里程超过79公里,覆盖高速、城市、乡镇等多种复杂环境,形成全国领先的开放道路测试体系。乌镇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心更是嘉兴市唯一的无人驾驶第三方测试平台,为企业提供从仿真测试到实车验证的全流程服务。”这是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莫忠海在日前召开的桐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媒体座谈会上透露的。
据莫忠海介绍,近年来,桐乡市紧抓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战略机遇,把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溢出效应,桐乡市不断完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集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软件开发与车路协同于一体的产业生态。
作为兼具现代城市格局与古镇风貌的城市,桐乡市的道路环境丰富多样,为智能驾驶测试与商业化验证提供了天然的“真实场景实验室”。在应用层面,桐乡市积极推动智能驾驶技术从测试走向服务,涵盖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环卫作业、智慧停车等多个领域,逐步形成可复制的城市级示范场景。技术不再只是展示,而是真正融入市民生活,服务于民、惠及于民。这种从“验证”到“应用”的跨越,标志着桐乡市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上实现“从0到1”式突破。
今年以来,桐乡市新引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30余个,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桐乡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培育,桐乡的产业基础、算力体系与应用场景正逐步融合,形成全国领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为桐乡迈向“智造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桐乡市的产业基础并非“平地起高楼”。目前,全市已拥有超过200家汽车相关企业,涵盖上游原料部件、中游系统集成、下游整车制造等全产业链环节,规上企业总产值超过270亿元,形成全国县域层面最为完备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从双环传动、福瑞泰克,到多家智能部件与传感企业,桐乡已初步构建出技术研发、核心制造与供应链协同的产业体系。
支撑桐乡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不仅是企业数量的增长,更是算力基础的迭代升级。桐乡市率先在全省形成“智算+超算”的双中心格局——“乌镇之光”国家超算中心与中国联通乌镇智算中心双双落地,为智能汽车、大模型训练、仿真测试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据了解,联通智算中心还在持续扩容,并与百度智能云AI数据产业基地形成协同联动,构建起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算力底座。这样的算力基础不仅为智能驾驶算法训练、环境感知优化等提供数据支撑,也让桐乡市具备了参与全国智能化创新网络的核心竞争力。
“桐乡市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通过政策引导、算力平台支撑、场景示范应用等多维举措,吸引多家头部企业与科研机构落地布局,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化、场景规模化、应用常态化的发展格局。”莫忠海表示,桐乡市将继续以开放、协同、创新为导向,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持续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样本。
有关专家表示,无论从项目规模还是链条完善程度来看,桐乡市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从“链条拼接”进入“体系成型”的新阶段。这种基于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本地化配套能力的成长模式,是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也为地方产业升级,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