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7 16:18:06
由南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近日举办。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十五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当天,《“十五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集》发布,“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南通大学校长王建浦,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王振,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立忠,江苏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主任许佃兵,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徐长乐等专家作主旨报告,24位知名专家学者从战略考量、实践路径、区域特色等维度作精彩分享。

图为《“十五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集》发布现场。(资料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在探索多元化现代发展路径上提供示范和在实现“共同富裕”和“精神文明”两大核心目标任务上作表率两大主要职责。区域协同联动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着力重心,应从“无缝对接”“有机联系”“合理照应”“城市点状互动”“对口帮扶”五层次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多管齐下系统保障联动实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总经济师陈文玲系统总结了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现状和成果,并指出要素流动壁垒、成果转化率不足、安全韧性有待提升等瓶颈与挑战。她建议,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重大工程支撑、深化国际合作等发力,助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认为,强化区域协同融通对解决当前流域内发展不平衡、产业链衔接不足、生态压力传导及要素流动壁垒等问题具有关键意义,可从创新协同、产业联动、交通互联、生态共治四方面推动中上游联动发展,构建以“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为核心的保障机制,实现全流域共治共赢。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指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有效支持。应优化区域金融布局,强化协同带动;培育特色金融业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深化财政金融协同,提升资金配置效能,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图为“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资料图片)
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扬州大学原党委书记、扬州大学长江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姚冠新建议,从三方面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一是升级水利航运基础设施,融入文化元素打造“景观式码头”“文化型航道”;二是开发水运文化产品,整合运河古镇、长江港口、水利枢纽等资源,打造精品文旅线路;三是强化水运文化传播,讲好江苏治水兴运故事,提升“水运江苏”品牌影响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湖北经济学院教授秦尊文表示,“十五五”长江经济带发展应以都市圈为抓手,驱动城市群联动,打造全球最大的城市群连绵带。要发挥都市圈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引擎作用,通过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全流域高质量航运体系,积极推广“飞地经济”模式,形成“干线贯通、板块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从人文经济学视角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层动力源于其独特的人文优势与经济活动的相互赋能。长三角地区以水脉、人脉、文脉为基底,形成了践行区域一体化的核心优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建立“生产—生态—生活”协同框架,将人文底蕴转化为区域协同的实际动能,把人文优势转化为区域一体化发展优势。
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指出,“十五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立足生态文明的共生逻辑、区域协同的融通逻辑与创新驱动的引领逻辑,系统推进打造“生态更优美”的美丽中国先行区、构建“交通更顺畅”的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示范带、创建“经济更协调”的区域协同发展样板、建设“市场更统一”的制度型开放引领区、探索“机制更科学”的流域治理现代化试验区、打造“文化更繁荣”的长江文化传承创新区六大战略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的实践路径。

图为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作主旨报告。(资料图片)
重庆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通道·经济系统融合创新研究院院长黄承锋围绕交通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脉动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分析了交通演进历程、当前挑战及未来绿色发展与协同治理方向。他建议打破行业分割,推进多网融合,倡导跨区域协作,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示范项目,以交通促进区域协同,让交通合作文化、绿色生态文化与区域协同文化全面支撑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会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彭智敏,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会长文传浩,成都理工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黄寰,光明日报社江苏记者站原站长郑晋鸣,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樊志宏,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胡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盛毅,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波,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等专家分享了其研究成果。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华在总结时表示,本次论坛立足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与会专家观点碰撞、集思广益,既总结了“十四五”以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又前瞻性探讨了“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战略路径,更深刻阐释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与联动关系。与会学者深化了对“十五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方位与历史使命的认识,明晰了“十五五”时期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与重点任务,强化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思维与实践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