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鄄城:“头雁”领飞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王金虎 2025-11-15 12:07:01

眼下,走进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冀庄村金鼎鞋业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二十余名工人正专注地忙碌着。裁剪皮革、缝制鞋面、打磨鞋跟,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凭借稳定的订单、过硬的质量,以及当地政府的持续帮扶,金鼎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刚在这里落脚时,设备跟不上、经验也不足,连一笔像样的订单都难拿到,心里特别着急。当地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不仅帮我们对接资源,还牵线搭桥联系客户,这才让我们顺利接到了第一笔订单,解了燃眉之急。”谈及当初的创业历程,金鼎鞋业经理王海静夫妻记忆犹新。

走进郑营镇兰娟美发制品加工点,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40余名工人正忙着发制品第一道工艺“顺发”。加工点负责人孙兰娟穿梭车间内,仔细查验每一批顺发后的发料品质。从拉发的基础手法到品质把控的核心要点,从安全生产规范到接单交付技巧,孙兰娟都倾囊相授,耐心指导每一位前来学习的工人。多年来,经她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多达1000余名,这些“徒弟”凭借学到的专业拉发技艺,在发制品产业链中站稳了脚跟。有的留在发制品加工点稳定就业,每月拿着可观的薪资,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有的学成后则自立门户,开办了自己的发制品加工点,从“打工妹”变身致富“领头人”,带动更多姐妹增收。

“我们采用流水作业的形式,主要生产旅游帽和爵士帽。眼下是生产旺季,工人们都加班加点赶制。”彭楼镇彭楼村就业车间负责人郭瑞霞介绍说。2016年,郭瑞霞租赁了彭楼村的3个就业车间。随着经营越来越好,今年镇上又协调资金为郭瑞霞建设了一个车间。她自己富裕了也没有忘记乡亲们。除了就业车间,郭瑞霞向外辐射带动了8个加工点,间接带动了3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一个个扎根乡村的就业车间,正成为鄄城县乡村振兴路上的亮丽风景。催生出“一人创业、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乘数效应。如今,随着越来越多“领头雁”的涌现和特色产业的集聚,鄄城的乡村车间正在奏响安居乐业的新乐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