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 12:06:45
近日,山东济南市莱芜区第十二届国际姜产业博览会成功举行,活动期间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近4万人次,现场零售80余万元,后续订单或意向订单1000余单,预计成交额达590余万元。
姜博会上的高光时刻,源于莱芜区在生姜产业领域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从一粒种、一块姜,到一条完整的百亿级产业链,构建了在全国独具优势的产业体系。
生姜产业的发展,培育良种是关键。“公司年产脱毒试管苗3000万株。建立了生姜脱毒苗室内保存库,保存了国内外100多个生姜种质资源,建立了完善的脱毒种苗繁育体系,年产各级别脱毒姜种1000吨,推广到12个省份,累计推广面积350万亩以上。”山东农得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仕栋说道。近年来,莱芜区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建成全国最大、保存156份种质资源的生姜种质资源库。依托“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莱芜综合试验站”和山东省生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0多个高位科研平台,联合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深入开展基因测序、脱毒组培快繁等关键技术攻关。
“在提升生姜加工能力和附加值方面,建设生姜腌制池54个,建设26万余平方米的国内一流的深加工产业园。产品涵盖保鲜姜、腌渍姜、姜精油、姜辣素、保健品、护肤品等‘食、药、卫、健’四大系列1000余种产品。”山东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建增说道。目前,全区拥有生姜相关企业9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22家,生姜年加工储藏能力高达150万吨,姜制品率超过50%,已形成集仓储、清洗、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国际市场70%的寿司姜片产自莱芜。
生姜产业的磅礴发展,离不开全链条配套服务的坚实托举。从存储到销售,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生姜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建设3万余个传统姜窖与379座现代化冷藏设施,总储藏能力超50万吨、库容量达100万立方米,实现了鲜嫩生姜稳定供应。市场销售也是多点开花,拥有自主进出口权企业69家,去年,生姜及制品出口量达18万吨,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中东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0%,连续17年位居全国首位。
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上,莱芜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化联合体,走出了一条“龙头引领、主体集聚、农户参与”的共赢之路,带动农户就业8.5万人,实现年人均增收3200元。去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3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