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场馆 新功能 利共享|直击十五运会

于 浩 2025-11-15 07:37:24

晨光微露,位于广州市天河路商圈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已迎来众多锻炼身体的市民。这座曾承办过1987年六运会、2001年九运会等赛事的老场馆,为更好迎接十五运会赛事,开启了新一轮改造升级,通过系统应用节能环保建材、高效机电设备和智慧照明系统,再次焕发新活力。

据介绍,本届全运会筹办工作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不搞重复建设,不新建大型场馆,不新建“全运村”,90%以上的竞赛场馆是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而来,办赛成本有效降低。

对标国际赛事标准,深圳坪山体育中心体育馆也进行了改造。坪山区建筑工务署场馆改造升级项目主管工程师高品介绍,本次场馆升级重在完善体育工艺相关设施,如铺设双层龙骨专业运动木地板、安装智控可调的VI级HDTV场地照明系统等,硬件设施更加完善,既满足比赛需要,又兼顾赛后再利用。

11月10日下午,广东肇庆鼎湖新区体育中心体育馆内,十五运会体操项目男子预赛正在举办。肇庆分赛区鼎湖区筹备委员会工作人员刘施广介绍,为满足赛事举办要求,场馆进行了小规模升级改造,并设置观众体验区,安装适合未成年人身高的平衡木、双杠、吊环等器材,让孩子们在观赛之余能够体验运动乐趣。

在广东惠州,建馆21年的惠州体育馆将场馆外原有喷水池场地改建成儿童乐园和滑板场,形成了具备社交、健身、休闲等功能的户外活动场地,进一步丰富了全民健身公共空间。

“以举办全运会赛事为契机,场馆内的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场馆外改造出的公共空间还新建了一批智能健身器材。因举办赛事而开展的功能升级,让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更高。”惠州市体育场馆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传雄说。

新场馆,一座没建;老场馆,优化升级。承办全运会而不新建一座大型场馆,离不开广东基础厚实、优势独特的产业体系。“十四五”时期,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累计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90家、省级单项冠军7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