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 06:14:48
到乌兹别克斯坦旅行,最鲜明的印象莫过于那片浓郁的蓝。
蓝色是中亚五国共同热爱的颜色,乌兹别克斯坦自然也不例外。它寄托了对帖木儿帝国历史的追忆。
在乌兹别克斯坦,蓝色穹顶的清真寺到处可见。而在撒马尔罕这座“蓝瓷之城”,鲜明的蓝色愈加醒目。
在有“撒马尔罕之心”之称的雷吉斯坦广场,有三座高大壮观、气势宏伟的建筑,这是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神学院,既有传统的伊斯兰建筑形态,又兼具希腊、波斯的装饰风格,在“沙尘之地”中宛如岁月精雕细琢的蓝宝石。撒马尔罕还是《一千零一夜》的起源地,脍炙人口的故事为这座古城增添了无尽的神秘与浪漫色彩。2001年,撒马尔罕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说雷吉斯坦广场只是窥见蓝色的一扇窗,夏伊辛达陵墓群则像推开了两扇门。建于14世纪和15世纪的建筑群由13座陵墓和一座清真寺组成。拾级而上,高低错落的陵墓外墙满是纯粹夺目的蓝,恣意铺陈,无拘无束。走近细看,外立面或内装修采用的“马赛克”并非单一的蓝,而是蓝里带绿、绿里透蓝。夕阳西下时,蓝色的光影变化让人叹为观止,余晖为墙面镀上一层光晕,随着光线折射,呈现出浅蓝、粉蓝、深蓝、湛蓝、碧蓝、湖蓝、孔雀蓝等丰富的蓝调光谱。
乌兹别克斯坦人为何如此钟情于蓝色?
自然界的蓝多来自天空与海洋。乌兹别克斯坦以农牧业为主,棉花产量和出口量列世界前茅,空气纯净、天空湛蓝本就顺理成章。可海洋呢?
众所周知,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是指本国及所有邻国均为内陆国的国家,全球仅有乌兹别克斯坦和列支敦士登两个实例)之一。这片被陆地层层包裹的土地,却在文明基因里镌刻着对海洋的向往——古丝绸之路的驼铃,曾将内陆的蓝色梦想延伸至波斯湾的浪涛。
在乌兹别克斯坦众多历史遗迹中,古丝绸之路的印记尤为深刻,这条商贸大道将内陆与海洋相连。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撒马尔罕曾是“丝路明珠”,是古代中国通往印度、阿拉伯以及欧洲的必经之地,连接着中国、波斯和印度这三大文明圈。这里留存着丝绸之路上最鲜活的记忆,古代中国的张骞、法显、玄奘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伫立于陵墓建筑群的高处,透过这天地相融的蓝色世界,仿佛隐约可以听见从大漠孤烟下传来的驼铃声,商队不仅带来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的香料,波斯的银器,罗马的玻璃,更带来了知识与技术……
撒马尔罕不止于怀古,还适合畅想未来;它不仅是历史上的“辉煌之城”,更有当今新建的“永恒之城”。
“永恒之城”又叫“丝绸之路·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大的旅游度假商业中心,由当地石油和地产商联合一家中国酒店集团合资兴建,耗资约5.8亿美元。建筑以黄色为主调,点缀着蓝色和绿色的宝石。在这座占地超17公顷的现代古城,林林总总的复古建筑微缩呈现了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费尔干纳等乌兹别克斯坦代表性建筑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在这条狭长的街道上遍布艺术家、工匠以及手工艺人的店铺,游客可以感受到乌兹别克斯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2022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会址,就坐落在撒马尔罕的母亲河泽拉夫尚河畔,与“永恒之城”隔河相望。夜幕下,整座建筑灯光璀璨。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已4次担任轮值主席国。当前,中国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国和主要投资伙伴,在乌中资企业超过4000家。在两国领导人共同推动下,中乌关系已经提升到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当撒马尔罕的蓝色穹顶与上海合作组织的会旗交相辉映,我们读懂了这种蓝色的当代注解——它是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的文明密码,更是连接内陆与海洋、传统与现代的永恒纽带。(作者:戎章榕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