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 06:14: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建议》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所谓主题,最初是音乐术语,指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段旋律——主旋律,是乐曲的灵魂。将其引申到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核心问题。为什么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高质量发展作出深刻而全面的阐述。就价值取向而言,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就内在要求而言,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就需求而言,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就投入产出而言,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分配而言,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就宏观经济循环而言,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就发展的本质而言,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要看到,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02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34万美元,距离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不小差距。要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进。
【作者赵振华 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