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主理人”

□ 李一凡 2025-11-15 06:13:58

“主理人”这个称呼,几年前还主要被用于潮流品牌和咖啡店,如今却被越来越多年轻创业者接纳。它介于“老板”与“打工人”之间,既意味着决策者的责任,也包含着实干者的姿态。主理人们虽来自千行百业,却都指向一个共同趋势:小而专、小而美的个体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的新风景。

不久前,主理人梗在全网爆火。许多网友调侃,“主理人”就是主打一个“不理人”。“对主理人的群嘲,源自期待与现实的反差——人们期待遇见热爱产品、懂得生活的创业者,却看到太多借概念、造人设的营销陷阱。”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负责人蔡雷民说。他认为,主理人应该像一个六边形战士,既要懂产品,又要懂营销、管理、财务和团队,但最核心的还是产品。

值得

2023年9月19日,北京南锣鼓巷一条狭窄的小胡同里,磁场喜剧迎来了一周年生日。内部联欢会上,40多位演员争相登台,在四方的小舞台上尽情挥洒才情。

在一片喧闹中,剧场主理人张美男第一次有了“值得”的感觉。“一个400多平方米的小剧场,能够聚集那么多有才华的人,大家都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由衷地开心。那个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事,值了!”

2022年,放弃了深耕10年的酒店工作,张美男毅然决然地转向脱口秀。“当时经常去听脱口秀,也尝试着自己上台去讲。正好赶上了脱口秀行业风口的一个尾巴,线下剧场爆火,1个月差不多能演100场。讲了4个多月后,我就下定决心,要自己干一个俱乐部。”张美男之于磁场喜剧,是事无巨细的“大家长”,主理人的称呼对他来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在这个行业里,你可以把主理人理解为一个剧场经理,或者大场务。从演员排期、演出报批,到演出内容的把控和复盘;从监测营业数据,到检票、摆凳子、搬货……剧场里每一个琐碎的小问题——哪怕是一个灯坏了、空调不好用了,都需要主理人去处理。”张美男觉得,称呼本身只是给辛苦的生活包装了一层华丽的外壳,“其实就是全面的打工人而已”。

经规范调整后,脱口秀行业趋于理性。头部演员站上大舞台,小剧场票房下滑。张美男却觉得这是“洗牌期”——用脱口秀做跳板的人有很多,但真正愿意深耕的却没几个人。他带着演员反复打磨段子,开设工作坊、开放麦,复盘演出效果。“作为线下俱乐部,唯一的竞争力就是内容。内容是表演者个人和整个俱乐部唯一的护城河。”他说。

在张美男看来,这正是主理人的价值所在:“主理人需要对演员输出的段子内容起到把控和引导的作用。很多时候,主理人的能力上限决定了脱口秀俱乐部的天花板。”

天津人陈嘉文的主理人之路重在“折腾”。2009年起,他开始接触餐饮行业。2023年,他辞去工作,开启全职创业的旅程,并把视线转向咖啡——这一次,他决定做点“好玩”的事。

天津人爱煎饼果子,年轻人爱咖啡,为什么不让它们搭在一起?天津“有面儿咖啡”的爆款产品由此诞生,“煎饼果子+咖啡”的组合,一时间咖啡店成了社交平台热门打卡点,高峰期一天能卖出300多单。“你也卖咖啡,我也卖咖啡,大家都卖一样的东西,就没有任何特点可言了。我本身是天津人,平时就会煎饼果子配咖啡这样吃,所以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差异化的产品。”

爆款有了,客流来了,但陈嘉文没有止步于此。第二家店“咕咚咖啡”,主打无糖果蔬汁加咖啡,切中健康消费潮流,“我自己血脂有点高,平时就会喝点健康饮品,后来发现大家普遍都有这个需求,所以就干脆做起来了”。

现在,作为两家咖啡店的主理人,新品研发、营销推广、门店客诉协调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陈嘉文觉得,主理人区别于“老板”——前者要亲自蹲店、听反馈、解决问题;后者听上去只管结果、不顾过程。“‘主理人’更年轻化、更有人情味,让顾客觉得你是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经营者。”

经过多年摸索,他总结出一条经验,创业要靠积累与韧劲。“创业就是不断交学费的过程,但你交得多了,也就慢慢成行家了。”

入局

张羽和主理人的缘分,始于一场“意外”。

十几年前,她是一名餐饮创业者。经营失利后带着不多的积蓄南下上海。一次偶然逛街,她被中古市场吸引。中古,一般指具有一定历史、带有鲜明的时代风格的二手商品。那种在旧货堆中“挖宝”的感觉,让她重新燃起创业的热情。

起初,张羽的店铺只是一个微信朋友圈。她自己当模特,在租来的小工作室里为亲手淘来的每一件衣服拍照,再配上简单的介绍。2014年时,中古还只是小众爱好。她一边学习时尚行业和货源相关知识,一边凭借独特的审美吸引了第一批客户。

张羽认为,主理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懂行”。“真正能被称为主理人的,并不是靠一味地‘端着’,而是必须在所从事的行业拥有足够的专业经验和审美能力,靠实力说话。”

慢慢的,仅靠朋友圈运营的模式也给张羽带来了困扰:老客户从小白成长为资深买家,对货品要求越来越高,基础款产品销量开始下滑。

为了拓客,2023年秋,她聘请专职主播和助理转型直播。直播间里,主播耐心介绍服装细节,现场搭配展示,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古的魅力。很快,直播账号突破了流量饱和的瓶颈,张羽在上海市中心的线下实体店正式开业。彼时小小的朋友圈,进化成了一家成熟的中古买手店。

游走在线上与线下、私域与公域流量之间,主理人的身份给张羽带来了更多自由。今年10月,经过重新选址、装修,一间集直播、店面展示、库房于一体的全新线下店落成。与大部分服装店不同,这次,张羽选择了“预约制”经营模式。顾客有需求的话可以提前打声招呼,再到店试穿选购。

“之前总觉得自己的选品和价格都不错,在市中心应该会很受欢迎,但实际和自己想象的区别很大。”张羽坦言,“过来光顾的主要还是老客户,营收并不理想;再加上面积小,陈列空间也比较局促。现在我们的主阵地是线上,线下就转移到了一个位置稍偏但空间很大、体验更好的地方。”

上海家具品牌主理人李国锋,同样致力于通过自己的设计与审美积累,为客户提供价格合理的好产品。

从建筑设计师转型做家具电商,李国锋认为成为主理人最大的突破,就是能够“扎进”产品的某一个点去做设计,反复优化。他对产品细节的要求近乎严苛,大到一个斜切工艺的进步,小到几毫米的误差从不放过。“之前做体系化的产品,发挥的空间比较有限。现在我可以去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试错的成本也低,这对我来说是件挺开心的事。”

在李国锋的视角中,主理人只是一个对那些处于创业初期,无法实现公司化管理的创业者的统称。“称呼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可以是主理人,也可以是客服小李。”他说,“创业过程中所有的位置,主理人都必须在第一线。对我来说,电商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当主理人更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与阶段,学习、摸透各个岗位,自己亲历一遍,才能为日后建立公司化标准打好基础。”

展望

爆梗的诞生,引发了不少人的思考:“主理人”还能火多久,这种业态该何去何从?

北京造浪文化创始人付圣强认为,主理人经济不是一阵风,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商业范式,它追求的不是“做大做强”,而是“做久做深”。“未来,人们将更愿意为审美、品位、态度和故事买单。”付圣强说,“主理人商业注定不是一场闪电战,它需要时间来沉淀你的品牌、你的社群。年轻的创业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去思考5年、10年后,你的品牌是否还能代表一种‘好的生活’。”

面向未来,张美男有清晰的规划:一方面,助力剧场的签约演员打造个人IP,练就自成一派的表演风格,并赢得受众的喜爱;另一方面,推动更多演员走进屏幕,被更多人看到。

陈嘉文则延续“折腾”的劲头,计划带着不一样的产品创意开办一家新的咖啡店。在保持实体店业务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做好线上运营。

张羽最终确定了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运营模式,将精力主要放在网店直播上,把实体店作为提升客户购买体验的有效补充。

短期内,李国锋仍将继续深耕线上电商,打磨产品、积累客户与口碑,逐步扩充团队,等品牌具备一定规模后再拓展线下业务。此外,李国锋还瞄准了家具出海,“接触不同创业方向后,我觉得出口也是一条能够充分发挥我们的设计与服务优势的赛道”。

正如蔡雷民所言,“主理人”经济要想走得远,必须让产品与服务真正成为价值传递的终点。

喧嚣过后,回归产品、回归服务,也许才是“主理人”这个词最该有的常态。(作者:李一凡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