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信】冰雪经济莫止步于冰雪

2025-11-15 05:59:28

编辑部:

随着气温日渐走低,吉林省长白山及周边地区部分滑雪场已经试开板,其他地方的滑雪场也在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冰雪经济再次被寄予殷切期待。北京冬奥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催生了无限商机,今后冰雪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止步于冰雪。

延长链条。冰雪经济包括冰雪场地有关运动及服务,也包括相关设备、装备、旅游商品等。不过,广义的冰雪经济应辐射到冰雪场地之外。现实中,人们到一个地方滑冰滑雪,往往还会到所在城市逛一逛文旅街区,看一看博物馆展览馆,品一品地方特色美食等。这种因冰雪运动而衍生出的冰雪旅游,蕴藏着很大的市场空间。这提醒相关地方要用系统的眼光全面看待冰雪运动,从运动场地到城市街区、宾馆民宿等各方面各环节,都需要以优质商品与暖心服务赢得口碑,进而更好地把冰雪经济的产业链条拉长。

补齐短板。冰雪运动热情越来越旺,对冰雪装备(含场地设备)的需要自然越来越强烈,这一市场恰恰是国内亟待补齐的短板。截至目前,冰雪装备领域的国外品牌仍相对较多,市场份额占比较大,多数国产品牌依然存在知名度不高、规模体量小、品牌杂等困境。差距就是进步空间。面对快速增长的冰雪经济规模,除了要继续发展好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国内有关方面需更多关注冰雪装备制造及其品牌打造,尽快补上这块短板,赚取更大附加值。这既需要有关政策加强引导,更离不开相关研发机构与制造企业的努力。期待各方能够从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科技攻关、丰富消费场景等多方面入手,打造出冰雪装备领域竞争新优势。

做强保障。冰雪经济看似主要与文旅、体育部门有关,其实牵涉很多职能部门,没有主次之分,需要群策群力做大做强冰雪经济。此前的一些负面经验表明,即便一地滑雪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再先进,冰雪运动爱好者一旦在途中遇到“打车难”“打车贵”甚至欺诈现象,就会对滑雪场所在地产生负面印象,有时还会引发网络舆情。这不仅提示交通管理和市场监管部门需要认真改进工作,也警醒与冰雪经济相关的食品安全、电力、电信、消防、市长热线等部门都需要高度重视,以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做强本地冰雪经济贡献部门力量。

总之,冰雪经济在我国已经迎来蓬勃发展势头,日益展现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强大作用,值得进一步做大做强。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提高思想认识,“跳出冰雪看冰雪”,切实为冰雪经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有关企业应在加强硬件设施更新完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补齐相应短板,更好激发冰雪经济市场活力和发展空间。

经济日报记者马洪超于长春

202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