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G发展大会在京开幕

杨学聪 2025-11-14 16:40:14

11月13日,以“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两院院士、国内外权威专家、国际组织代表、知名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6G应用需求、关键技术、国际标准、产业研发、试验验证等议题,推动6G技术及架构形成全球共识,维护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和产业生态。

6G是面向2030年商用的新一代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正处于技术突破初见成效、标准研究全面启动的关键阶段。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终端能力反映出移动通信的代际特征,在5G时代,智能手机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接入设备和移动经济的支柱。预计未来6G,消费侧市场仍将是主导业务,需要全新的6G终端和应用服务支撑6G发展。

邬贺铨认为,AI手机、智能体手机以及AI眼镜等外设设备将是主要发展方向,AI与XR融合终端将进一步增强交互的自然性和沉浸感,有望成为6G重要驱动力。智能体工业模组、智能网联车机模组、无人机机载通信终端、直联卫星的移动终端也将成为终端市场的增长点。此外,面向6G智能体终端将孕育催生全新的操作系统,成为数字世界互动的新入口,带来更多的应用新体验。他还指出,6G与AI深度融合将赋能移动终端进入智能体新时代,引发应用模式的创新变革。建议业界各方以终端创新为抓手,打造6G发展新生态。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认为,6G发展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逐渐上台阶”的过程。6G基础版本标准的设计重点是提升5G及5G-A能力水平,实现网络降本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为6G后续引入新技术新应用留足空间。闻库建议,对于6G发展,一是要加快可穿戴智能终端、车载智能终端等6G终端研发;二是要加快AI与6G网络架构、标准化、业务应用的双向赋能,培育好通智融合创新生态;三是强化频谱资源保障,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加快星地融合网络建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IMT-2030(6G)推进组围绕愿景需求、系统架构、无线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等开展系统性研究,提出了6G智能原生系统架构设计,累计发布了80余份研究成果。王志勤表示,AI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与6G融合赋能,后续6G推进组将携手业界,持续深化通信、智能、算力、数据、感知为核心要素的6G研究,构建万物智联的创新生态,为6G赋能经济社会智能化升级提供技术基础。

IMT-2030(6G)推进组主办的6G发展大会是国内6G领域技术覆盖全、专业水平高、影响力大的技术产业盛会,自2021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本届大会设置了主旨报告、圆桌论坛、技术分论坛、成果发布等环节,发布了《6G AI原生设计技术架构研究》《端侧智能体通信技术需求与设计》等十余份6G技术研究报告,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