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09:34:38
目前,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已进入一周年倒计时阶段,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方在场馆建设、武术培训与物资保障等方面与塞方密切合作,为赛事顺利举办打下坚实基础。
场馆建设如火如荼
11月2日,塞内加尔总统法耶视察了由中企承建的达喀尔伊巴·马尔·迪奥普体育场改扩建项目,塞基础设施部部长迪耶梅,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部长盖伊,塞内加尔青奥会组委会代表等陪同视察。在现场,法耶听取了关于项目规划及进展情况的汇报,对参建各方的努力给予肯定,并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祝贺。他表示,希望参建各方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该项目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负责施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新建一个拥有8000个座位的足球场,并建设国际标准9道跑道及一座综合体育馆。项目自2024年10月开工,计划工期18个月,目前整体施工进度已达60%。国际奥委会官网显示,作为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的重要配套设施,体育馆将承办田径项目赛事。
施工地点位于达喀尔市区,周边民居、商铺密集,施工方不仅要推进项目建设,还要处理征地拆迁、噪声扰民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对此,施工方首先积极与周边住户沟通,说明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取得大部分住户的理解和支持,对暂未搬迁的,充分尊重其意愿并继续协商解决。为保证施工进度,施工方制定了分段实施计划,优先在已完成拆迁的区域组织施工。其次,施工方严格控制施工时段,规范施工行为。建材运输时段避开早晚高峰,有效维护周边环境秩序。再次,施工方完全封闭施工现场,每天洒水降尘,针对前期拆除既有建筑时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项目方将其破碎后添加基础开挖土壤,制成高标准的土石混合回填料,减少了污染排放,降低了成本。最后,施工方优先聘用当地劳动力,培养了众多当地技术人才,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重要动力。
工程负责人郝晓帆表示,塞内加尔青奥会场馆项目建设进展得到国际奥委会和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国际奥委会代表及当地政府高级官员多次莅临项目检查指导。虽然项目建设进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有信心良好履约,助力塞方成功举办本届青奥会。
来自济金绍尔的工人马马杜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让他能够养家糊口。被问到工作累不累时,他腼腆一笑说“不累”,引发周围工友们的善意哄笑。他补充说,要把工作干好,家人们会在电视上看到这座体育场。
武术培训成效显著
本届青奥会比赛项目丰富多彩,既包括田径、游泳等历史悠久的传统项目,也将加入霹雳舞、滑板等新兴小众项目。武术将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迎来青奥会首秀。
近年来,中国通过在塞举办武术演出、武术交流论坛、武术训练营等活动,支持塞方发展武术运动。当地习武者众多,仅注册武术练习者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现在,一众武术爱好者正积极备战选拔赛,准备在青奥会赛场实现自己的“武侠梦”。
10月27日至11月4日,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办、国际奥委会团结基金支持的非洲青少年武术训练营(第一期)在达喀尔举行。本次训练营特邀3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参与教学,培训科目包含长拳、棍术、太极拳和太极扇等青奥会比赛项目,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基本功、技术细节及规定套路演练等。课程虽然辛苦,但是学员们珍惜机会、勤学苦练,提升了竞技水平。
塞内加尔国家奥委会秘书长迪亚涅代表塞方对国际武联长期以来对当地体育事业,特别是武术项目发展所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期待继续与国际武联紧密合作,推动武术在塞内加尔乃至全非洲的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物资援助广受好评
此前,经达喀尔青奥会请求,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协调,杭州亚组委决定在赛后将部分物资捐赠给塞方。
2024年7月,经过半年多的前期准备工作,杭州亚运会期间所使用的13000余件物资开始装车,随后通过空运和海运方式运往塞内加尔,助力达喀尔筹办青奥会。据悉,捐赠物资包括电脑、打印机、桌椅等各类办公器材和生活用品。
今年8月,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物资捐赠交接仪式在达喀尔举办,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李志刚、塞青奥会组委会总联络官瓦德、塞奥林匹克和体育委员会、青年体育和文化部以及军方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仪式。
李志刚表示,达喀尔青奥会是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奥运赛事,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意义重大。为助力非洲首次举办奥运赛事,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向达喀尔青奥会组委会捐赠13000余件物资,中方邀请12个项目96名塞内加尔运动员赴华参训,彰显了绿色低碳、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的理念,相信塞内加尔一定能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的青奥盛会。
瓦德感谢中方为塞内加尔组织筹备青奥会提供支持和帮助,表示塞中体育合作体现了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愿进一步借鉴中方举办大型赛事的成功经验,将青奥会打造成为世界各国团结友谊的桥梁。(经济日报驻达喀尔记者 林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