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19:34:23
11月12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工业总会、深圳市企业升级转型促进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五洲工业发展论坛暨首届深圳企业转型升级大会在深圳举办。本次活动以“AI聚力•智启工业发展新篇章”为主题,以人工智能、企业转型升级为主要议题开展主旨演讲、主题演讲和对话交流,同期揭牌深圳工业总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委员,发布第七届“深圳工业大奖”。

第十四届五洲工业发展论坛现场。
“人工智能是推动生产方式全面变革的重要力量,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深圳工业总会代会长、主席团执行主席吴丽表示,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制造业高地,正围绕“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目标,以超过2200家人工智能企业、近200项“城市+AI”应用场景为抓手,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先锋城市。深圳工业总会也通过设立相关专业委员会,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助力企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跨越。

第十四届五洲工业发展论坛对话环节。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必须将人工智能深化应用于工业制造业的核心环节,这包括提升研发设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AI科学制定规划与生产方案、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与安稳运行。针对基础能力,需强化数据、算力、算法,重点解决数据碎片化与共享不足、算力结构不合理与能耗高、算法需适应行业特定需求等问题。

第七届深圳工业大奖成果发布现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剖析了深圳产业发展的“五个增长”动力。郭万达表示,深圳将依托终端产业的“第二次增长”、低空与海洋经济等新赛道的“系统性增长”、集成电路与生物医药等“补短板”产业的“有潜力增长”、新型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以及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的“持续增长”,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生态。面对AI时代,建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各类企业转型;突破产业增长的三角边界,加大研发支持;运用综改试点,建立对新产业包容审慎的弹性监管;构建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降低企业成本;坚持开放创新,加快制度型开放,以巩固和提升深圳的全球竞争力。
深圳市企业升级转型促进会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克发布并解读《深圳市企业转型升级研究蓝皮书》时说,《蓝皮书》聚焦深圳企业转型实践,梳理了从劳动密集型到原始创新的发展路径,总结了深圳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成效:高技术制造业贡献率达63%,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42.3%。《蓝皮书》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完善产业政策等对策,通过百大企业案例展示技术自主化、业务多元化等六大转型方向。
论坛上,第七届“深圳工业大奖”成果发布,贝特瑞、雷曼光电等10家企业获“深圳工业大奖”企业奖,康冠科技董事长凌斌、安科董事长朱黎明等10位企业家获“深圳工业大奖”工业家奖,迈瑞医疗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智能工厂”、新宙邦的“新能源车用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适用电解液的研发及产业化”等10个项目获“深圳工业大奖”项目奖。
为紧抓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深圳工业总会还发起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委员会”,将系统整合产业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为会员企业在前沿技术布局与融合发展上提供专业平台与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