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12:42:44
在创新之城深圳,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如春潮涌动,特别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等核心产业稳健向好、结构优化,推动更具韧性和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近期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9月,深圳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8%,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奋力打造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深圳税务干部走进锂电池检测企业了解生产经营和涉税疑难情况。黄桂榕摄
今年以来,深圳制造企业铆足干劲拼发展。近期,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DoveTree达成一项总订单规模近60亿美元的管线合作协议。这一数字刷新了中国AI制药领域出海订单的最高纪录。
2015年,当“AI+生物医药”领域还是产业发展“无人区”时,刚成立的深圳晶泰便投身其中。面对高质量数据缺乏、传统实验室生产数据效率低等问题,深圳晶泰从“0到1”自主研发AI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生物医药机器人自动化工站集群,成长为国内“AI制药第一股”。
“深圳拥有丰富的工业产业和应用场景,政策支持更是为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成长沃土。”深圳晶泰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健说,近一年来,深圳晶泰充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累计获得出口退税及留抵退税合计767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4亿元。
在马健看来,对于深圳晶泰这样的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了税惠红利的扶持,企业可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以创新技术赋能更多行业。目前深圳晶泰研发人员占比超70%,税惠红利让企业在产品研发、引进优秀研发人员等方面实打实获得了发展助力。
为落实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近年来,深圳税务建立覆盖精准推送、专业解疑、快办快享等多个环节的“政策找人”机制,并根据不同行业、地域、企业类型、人员身份等信息,依托税收大数据为经营主体“量身画像”,推动政策精准匹配、精准推送,持续提升税费政策直达快享精准度;创新推出研发费用清单式服务,规范研发费用归集管理,增强企业研发业务财务处理的合规性,极大提高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可预期性与确定性,帮助企业依法依规适用税费政策,助力企业创新之路走得更稳。
高技术产业“主引擎”动力澎湃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支撑深圳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1—9月,深圳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8%。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均实现大幅增长。
善于抢抓发展风口的深圳不仅在低空经济、通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6G等热门赛道形成独特优势,在3D打印这一小众领域也凭借技术突围、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布局悄然崛起,以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拓竹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深圳企业,占据全球入门级打印机90%市场份额,成为深圳高技术产业突围的又一生动缩影。
在创想三维的海外社群里,每天都有老外花式晒“神作”:荷兰大叔用打印机DIY了一座迷你风车屋、美国医学生“复活”了千年化石;消费级3D打印机被不少潮流玩具设计师用来初步实现创意,还有消费者购买大批量的3D打印设备开办“3D打印工厂”,对外提供打印服务,广受市场认可和欢迎。作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行业的领军企业,创想三维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费用年均增长率超14%,已获国内外专利613项,在高速打印、多色技术、材料兼容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
“我们的产品普遍较欧美同类产品价格低30-50%,高速3D打印机还能实现最高600毫米/秒的打印速度。”据创想三维税务负责人方竟藩介绍,高精度、智能化的桌面级3D打印机、工业级快速成型设备及环保耗材等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销售额和出货量第一梯队的3D打印机制造商,2024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近三年,企业享受出口退税红利2.7亿元,一系列税收服务和税惠支持推动更多优质产品出海。
方竟藩表示,随着业务范围扩大,公司面临的税务环境日益复杂,存在一定的跨境税务风险。深圳税务部门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量身定制专业化、个性化专属服务,提供“一企一人一策”国际税收服务,帮助企业明确跨国税收政策和合规要求,提升企业跨境税收风险能力,并对公司可能遇到的境外税收风险提出妥善应对建议,让公司“走出去”的底气更足。
在高技术产品的“出海”过程中,深圳税务部门建立贯通征管、服务与风控管理服务链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通过“无纸化申报”“智能审核”等数字化手段,有效压缩出口退税办理时限,分行业分类别为企业配备“首席联络员”,快速响应企业重大涉税诉求和个性化服务,确保退税红利直达快享,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数字经济“新引擎”赋能千行百业
2009年成为全国首个智慧城市试点、2020年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并率先迈入5G时代、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深圳从“制造大市”向“数字强市”迈进。今年1—9月,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全国企业从深圳采购数字技术产品金额同比增长15.1%。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有哪些”“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延长亏损结转年限等税收优惠政策,详细信息请您查看图片”,由深圳幻影未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AI数字人“幻真AI虚拟员工智能体”给出了专业的解答。据幻影未来公司总经理王惠捷介绍,“幻真AI虚拟员工智能体”具有智能询问、业务办理、实时交互等功能,内置了幻影未来自研的动作表情融合互动系统、模态感知系统、向量记忆演算法等多项核心技术,在展览展厅、政务、商超、酒店等服务场景都有成功的案例。
王惠捷表示,幻影未来背靠着深圳庞大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完整的产业链、原生态的研发能力,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占企业投入80%以上,税收优惠的精准享受适用很大程度减轻了企业研发负担,助力公司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处于业内领先水平,2024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已达1300余万元。
据了解,深圳税务部门还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设立了税收工作服务站,一站式为幻影未来等园区企业提供个性化涉税服务。在深圳税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幻影未来2024年度成功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300余万元,为公司的持续研发提供了有效助力。针对数字经济企业“轻资产、交易模式新”且研发周期长、费用构成复杂等税收政策适用难困扰,深圳税务部门还深化税收大数据分析应用,积极加强与科技、经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针对性梳理行业共性涉税需求,编制政策指南,并依托“政策找人”机制将税收优惠政策精准送达适配企业,帮助企业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