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

黄鑫 2025-11-11 18:58:06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着力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提出,到2027年,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据了解,自2024年1月出台《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健全完善中试发展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工作体系,加快推进中试平台梯度培育,指导地方聚焦产业急需的关键领域布局建设2400余个中试平台,遴选出首批24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共承担中试服务项目2.5万项,服务企业数量近万家,完成省部级及以上自主创新成果中试验证项目1100余项,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中试是紧密连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试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当前,部分中试平台仍存在职能定位散、服务水平低、发挥作用弱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亟需进一步强化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统筹推进中试平台做优做强。

《通知》重点关注高水平中试平台的公共服务性质和功能,按照“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的推进思路明确三项重点任务。在“做强”方面,坚持梯次推进、培优育强、以点带面,引导中试平台按照“储备中试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的路径向更高水平迈进,分级打造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的基础力量、中坚力量和核心力量。在“激活”方面,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扶持、提质增效,聚焦具备公共服务属性但能力有待提升、作用发挥有待增强的中试平台,通过多样化方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竞争力。在“补齐”方面,坚持需求导向、分业施策、因地制宜,指导地方聚焦关系未来发展、关乎产业安全、中试供给紧缺的关键行业领域,结合特色优势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平台,不断充实高水平中试平台新生力量。

《通知》发布了《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重点解决中试平台“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等关键问题;发布了《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2025版)》,指导地方围绕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等6个关键领域和37个行业重点方向布局建设产业发展急需的中试平台;从战略定位、基础能力、技术优势、服务成效、运行机制、未来潜力等方面提出了中试平台建设升级条件,为高水平中试平台明确发展方向。

出台《通知》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布局建设中试平台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引导产学研用等主体结合自身优势建设高水平中试平台,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同时,引导地方加强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进一步培育壮大中试平台力量,提升中试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相关政策措施为中试平台建设运营主体及成果转化需求方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多方面支持,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