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17:25:34
以"蓝碳经济创新与上海航运中心建设赋能低碳经济发展"为主题的蓝碳经济发展论坛日前在第八届进博会上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权威专家,共同探讨蓝碳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表示,需要构建多层次的蓝碳治理体系,实现从"项目驱动"到"体系治理"的转型,其中中央层面应建立国家级蓝碳数据库与碳核算标准,地方层面应形成沿海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政策联动,国际层面应积极参与《巴黎协定》下的海洋碳汇规则制定。同时,他还提出要推动"蓝碳+渔业""蓝碳+文旅""蓝碳+新能源"等产业链的纵深融合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学界支撑、企业主体、国际参与的协同模式,共同推动蓝碳经济发展。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张国华介绍,上海已于去年印发《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能力三年行动方案》,围绕“企业ESG能力提升”、“市场增效赋能”、“服务体系优化”三大路径推进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他强调,蓝碳与ESG发展均是长期战略,需要各方协同。上海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合作平台,共同探索蓝碳与ESG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上海方案”。
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理事长李文辉表示:“上海,这座以'海'为名的城市,依水而生、向海而兴。今天,我们在此探讨蓝碳经济与航运中心建设的融合之路,正是要以智慧与行动,助力上海打造绿色、韧性的国际航运中心,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蓝色经济新高地。”
记者了解到,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乾于丰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跨界合作。双方正通过"双向赋能"的创新协作,构建蓝碳产学研闭环。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表示,面向“双碳”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致力于攻克关键科学难题与核心技术瓶颈,为“双碳”战略提供硬核科技和软科学智囊。学校迫切希望“来自产业一线的、最真实、最紧迫的技术需求,能够直接‘嵌入’研发链条,以来自市场前沿的真问题、大难题,来倒逼和驱动科研创新。”
本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蓝碳发展从理念探讨迈入了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通过政府、学界、企业及国际组织的深度对话,一个凝聚各方智慧、整合多方资源的蓝碳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构建。随着各项合作倡议的落地实施,多方协同、系统布局的蓝碳发展新模式必将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蓝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