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16:41:06
秋日的黄水河湿地,芦苇随风轻摆,一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悠然栖息,这幅生态美景正是山东省龙口市“三维循环”治水实践的生动注脚。作为全国百强县第7位的经济强市,龙口人均水资源量仅3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1/6,如今却凭借水资源“立体循环”、水处理“再生循环”、水生态“智慧循环”的全链条治理,实现了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破解缺水瓶颈,龙口市首先搭起“丰枯互济”的水网骨架。“十四五”期间,龙口市累计投入18亿元,建起以3座大中型水库为核心、59座小型水库为节点、281座塘坝为基础的现代化水网,新增兴利库容621万立方米,11.5公里河道得到治理,547个村庄接入城市供水管网。“水脉基石”王屋水库每年稳定供水约4000万立方米,保障着城市发展核心需求。2024年底,龙口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6%和18%。着眼未来,龙口市正持续推进水系连通工程,整合水库、地下水库及引黄调水工程,届时王屋水库坝后将实现常年流水,抗旱与生态补水能力大幅提升。在龙口市泳汶河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层层处理后变得清澈透明,这是龙口水处理“吃干榨净”的日常场景。“十四五”期间,龙口市累计投资17.87亿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新建、扩容和提标改造,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和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全面进行水生态修复。目前,龙口市1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34万吨,实现污水全域收集处理、中水达标排放。
科技赋能让治水监管更“聪明”。日前,龙口“智慧水眼”系统突然报警,精准监测到某造纸企业超量用水,工作人员即时处置,避免了水资源浪费。这套系统已覆盖龙口市200余家重点取用水户,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的转变。线下,“河长制+网格化”机制同步发力,全市河湖水域被划分成多个管理网格,“一网格一管员”通过“查、记、交、督、落”闭环管理,及时解决水环境问题。创新的“信易+节水”模式更将信用与节水融合,让节水理念深植人心。
从昔日的缺水困境到如今的水美宜居,龙口市用全链条治水实践破解了发展瓶颈。随着“三维循环”治水体系持续深化,龙口市的河水更清、岸线更绿,不仅让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有了栖息乐园,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的生态动力,一幅宜居宜业的水生态文明新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数据来源:中共龙口市委宣传部)